慶歷三年,軾始總角,入鄉校。士有自京師來者,以魯人石守道所作《慶歷圣德詩》示鄉先生,軾從旁竊觀則能誦習其詞,問先生以所頌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軾曰:“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先生奇軾言,盡以告之。且曰:“韓、范、富、歐陽,此四人者,人杰也。”時雖未盡了,則已私識之矣。嘉祐二年,始舉進士,至京師則范公歿,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蓋十有五年。而不一見其面,豈非命歟?” ○宋·蘇軾《東坡前集》卷一五《范文正公文集敘》
[述要] 慶歷三年,童年的蘇軾在鄉學讀書。有位從京城來的士子拿了石守道寫的《慶歷圣德詩》給鄉學老師看,蘇在旁偷看,就默記了下來,問老師此文頌揚的十一位是什么人?老師說小孩子用不著知道。蘇說:“這些人是天上神仙嗎?是神仙則我不敢知道,如果也是凡人的話,為什么我不能知道呢?”老師聽了大為驚奇,于是盡其所知告訴了蘇,并特別指出:“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這四位是人中豪杰。”嘉祐三年,蘇考中進士來到京城,范剛好去世,蘇讀了范的墓碑,流著淚說:“我知道范公的為人,至今已有十五年了,竟不能見他一面,這難道不是命運么?”
上一篇:《徇情何名實錄 吳兢 張說》
下一篇:《御筆題詩不敢留 朱元璋 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