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府般若庵。太祖既渡江,微行于庵,欲借一宿。僧異而問其爵里姓名,乃題詩于壁曰:“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山僧不識英雄主,只顧嘵嘵問姓名。”后登極,聞詩已無,旨鑰僧至京,將殺之。既曰:“予詩何去之?”僧曰:“御制后,僅有吾師四句在焉。”問曰:“何詩?”僧誦云:“御筆題詩不敢留,留時常恐鬼神愁。故將法水輕輕洗,尚有毫光射斗牛。”上笑釋之。 ○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三七 事亦見明·陳全之《蓬窗日錄》卷七、清·褚人穫《堅瓠集·乙集》卷二。
[述要] 太平府有個般若庵。朱元璋起兵后,有一次隱瞞身份喬裝出行,來到般若庵時,打算住一個晚上。庵里和尚見他為人奇特,就仔細(xì)地詢問他的官爵、籍貫與姓名。朱不耐煩了,便在墻上題了首詩:“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山僧不識英雄主,只顧嘵嘵問姓名。”朱做皇帝后,聽說那首題在墻上的詩已被人洗去了,就下令將該庵的和尚逮捕入京,準(zhǔn)備殺掉。他問道:“為什么要把我題的詩洗掉?”和尚回答說:“皇上題詩后,現(xiàn)在只有我?guī)煾傅乃木湓娺€保存著。”朱問是什么詩,和尚便吟誦道:“御筆題詩不敢留,留時常恐鬼神愁。故將法水輕輕洗,尚有毫光射斗牛。”朱聽了笑了起來,下令將和尚放了。
上一篇:《得其為人不見其面 蘇軾 范仲淹》
下一篇:《微我,子不到此 李東陽 謝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