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兢)初與劉子玄撰定《武后實錄》,敘張昌宗誘張說誣證魏元忠事,頗言:“說已然可,賴宋璟等邀勵苦切,故轉禍為忠。不然,皇嗣且殆。”后說為相,讀之,心不善。知兢所為,即從容謬謂曰:“劉生書魏齊公事,不少假借,奈何?”兢曰:“子玄已亡,不可受誣地下。兢實書之,其草故在。”聞者嘆其直。說屢以情蘄改,辭曰:“徇公之情,何名實錄?”卒不改。 ○《新唐書·吳兢傳》
[述要] 吳兢當初與劉知幾(字子玄)撰寫《武后實錄》,敘述張昌宗勸誘張說作偽證,誣告魏元忠謀反,文中記述“張說已經同意,幸虧宋璟等人懇切勸誡,張說才改變主意,使禍害國家的事轉變為忠君利國的事。否則,將危及中宗生命。”后來張說任宰相,讀后不快,知道是吳所寫,于是假作不知,慢慢地對吳說:“劉知幾寫齊國公魏元忠事,一點都不留情面,怎么辦?”吳說:“劉已去世,不能誣陷他。其實是我寫的,草稿至今還在。”知情者都贊嘆他的耿直。張多次求情,要求改寫,吳拒絕說:“順從你的私情,怎么叫做實錄呢?”結果始終沒有改寫。
[事主檔案] 吳兢(670—749) 唐史學家。汴州浚儀(今河南開封)人。武周時,入史館,編修國史。中宗任為右補闕、起居郎、水部郎中。玄宗時,任衛尉少卿,兼修文館學士,累遷太子左庶子。與劉知幾等撰《武后實錄》。撰有《貞觀政要》等。
上一篇:《張三影 張先》
下一篇:《得其為人不見其面 蘇軾 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