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曲· 詞林摘艷》新詩鑒賞
散曲戲曲總集,十卷,明張祿選輯。祿(生卒年不詳)又名均,字天爵,自號友竹山人、蒲東山人,吳江(今屬江蘇)人。生平不詳,約生活于正德、嘉靖間。
張氏有感于《盛世新聲》“貪收之廣,而成之速,未暇詳考”。因此在該書基礎(chǔ)上加以刪訂、整理而編成此書。
全書共收套數(shù)三百二十五支,小令二百八十六首,從《盛世新聲》中刪去套數(shù)六十余支,新增五十余支;小令則刪去二百余闋,也有增加,所增多為時調(diào)小曲和編者自己的作品。
此書原為“與四方騷人墨客,去國思鄉(xiāng),于臨風(fēng)對月之際,詠歌侑觴,以釋旅情”(編者《自序》)而編。這種為了閱讀而編纂的曲集和為了演唱而用的曲集不同,《詞林摘艷》的文字比較整飭,有些地方作了改動,雖然有些改動違背了原意,但這種改動對閱讀有利。
另外書中把《盛世新聲》所選的一些曲子,注出作者的姓名或注出劇名和折次。此書初刻與《盛世新聲》的初刻僅隔八年,《盛世新聲》編者所依據(jù)的那些書大多還在,可以參照著錄。
從張氏編纂目的可見當(dāng)時南北小曲、時興小調(diào)不僅在秦樓楚館、瓦舍勾欄演唱,亦漸漸成為文人讀物。
此書今存原刊本,即嘉靖四年(1525)刊本。文學(xué)古籍刊行社1955年曾據(jù)此影印出版。
另外還有嘉靖十八年張氏“重刊增益”本。此本為坊間刻本,實(shí)際是“增益”了從《盛世新聲》已刪去的部分。
還有萬歷間內(nèi)府重刊本等。
上一篇:《詩詞曲論·詞論·窺詞管見》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浩歌堂詩鈔》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