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學·佛教·慧能
禪宗南宗創始人?;蜃骰菽?,俗姓盧,其父原在范陽 (今北京涿縣) 作官,后被貶到嶺南,在今廣東新興縣落戶,作了普通百姓?;勰苌聛砣龤q,父親亡故,隨母遷到今廣東南海縣。由于家境貧困,慧能少年時就以賣柴為生。有一天,他送柴到客店,出來,偶然聽見一客念《金剛經》,據慧能后來回憶,他一聽,心里便若有所悟,上前一打聽,得知客人所念《金剛經》乃得之正在蘄州黃梅縣(今屬湖北) 東禪寺傳教的禪宗五祖弘忍,就安頓了老母,決心北行求法?;勰艹跻姾肴虝r,已過而立之年,而且目不識丁,弘忍問他: “你不遠千里而來,為的什么?”慧能說: “弟子是嶺南人,前來求師,不求他物,但求作佛?!?弘忍看他穿得象山里的蠻子,就說: “你是嶺南人,還是獦獠(蠻子),怎能作得了佛?” 慧能說: “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雖與和尚不同,但佛性有何差別?” 弘忍心中驚異,但不便明言,就讓他先當行者,到碓房舂米。八個月后的一天,弘忍說要付法傳衣 (禪門代代相傳的袈裟) 給悟道的接班人,命眾門人各作一偈表達自己的見解,誰的偈作得好,就把衣法傳給誰。當時,弘忍門下有弟子一千多人,神秀最出類拔萃,大家私下議論,禪門六代衣法傳人非神秀莫屬。神秀自我感覺也非常好,作了一偈,但又怕萬一被五祖瞧不上,因此不敢送呈。急中生智,他趁半夜無人偷偷寫在堂前廊壁上,如果五祖說好,就承認是自己的;說不好,就裝聾作啞。神秀的偈詞是: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钡诙?,弘忍見到,當眾夸獎了幾句,讓大家記誦,夜里卻把神秀叫來,當得知這首偈確是神秀所作時,就說: “你這首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請他重作一偈來。可是,神秀苦思冥想,絞盡腦汁,也作不出來。這天,慧能在碓房聽見外邊有個小和尚在唱誦神秀的偈,出去一打聽,得知作偈的前前后后,就要小和尚帶他到廊壁前看看。到得那里,他說他不識字,恰好有一位地方官員來拜佛,就為他讀了一遍。他聽了,說自己也有一偈,求這位官員代他寫在廊壁上。慧能的偈詞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钡玫搅撕肴痰恼J可,于是密授法衣給他,定他為禪宗六祖。弘忍對他說: “自古傳法,命如懸絲!你如果留在這里,必定有人害你,你得馬上離去?!倍腋嬲]他不能急于拋頭露面?;勰馨凑蘸肴痰膰诟?,回到嶺南,過了十五年的隱居生活。后到廣州法性寺,正遇上印宗法師講 《涅槃經》。講經中,風吹幡動,一僧說是風動,一僧說是幡動,爭論不已。慧能走上前說: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全場大驚。印宗法師得知他就是繼承五祖法衣的禪門六祖后,便親自為他剃度,并表示愿事為師?;勰苓@時才正式成為出家人。不久,他到曹溪 (在今廣東韶關市曲江縣境內) 寶林寺長住,弘揚 “識心見性,頓悟成佛” 的簡便法門,與神秀在北方倡行的 “漸悟” 法門相對,史稱 “南頓北漸” 或“南能北秀”。后來,南宗終于壓倒北宗,而曹溪就成了禪門圣地。據說,武則天和唐中宗都曾召他入京,他都辭謝不往,保持了山林佛教的本色。慧能在中國佛教史上是一個奇跡,他本人是文盲,卻開創了中國佛教中最有影響的宗派。曾有人向他請教 《涅槃經》,先問字,他老老實實說:“我不識字,請你問義?!?對方很詫異: “字尚不識,怎能會義?”他說: “諸佛妙理,非關文字?!边@就是慧能的特色。他所開創的南宗,就是 “直指人心” 而 “不立文字” 的頓悟法門?;勰軟]有留下一篇文字,后來禪宗尊奉的《六祖壇經》,實際上是慧能的言行,由門人法海記錄整理編成,類似孔門弟子編纂的 《論語》。
上一篇:政治學·人物·慈禧太后
下一篇:哲學·人物·戴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