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揚州八怪
又稱揚州八家、楊州畫派。清代雍正末年到乾隆年間活動于江蘇揚州一帶一批風格相近的文人書畫家的總稱,盛期歷時達整個18世紀。一般指李玉棻《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所載汪士慎、黃慎、金農(nóng)、高翔、李鱓、鄭燮、李方膺、羅聘等八人。而實際具體哪八怪歷來眾說不一,身世、家境也不盡相同,多出身于中下層知識階層,大致可分三類:①被罷官去職的州縣官吏,如鄭燮、李鮮、李方膺、高鳳翰;②厭棄仕途者,如金農(nóng)、汪士慎、高翔;③家境貧寒,以畫謀生的文人畫家,如黃慎、華巖、陳撰、邊壽民、閔貞等。他們在政治上不滿桎梏般的清朝統(tǒng)治,而借筆墨傾瀉滿腔牢騷,以求個性精神的解放。作畫多以花鳥為題材,亦畫山水、人物,主要取法陳道復、徐渭、朱耷(八大山人)、原濟(石濤)等人,不拘前人陳規(guī),破格創(chuàng)新,豐富了闊筆寫意技法,不拘于枝枝葉葉的形似,筆墨縱橫馳騁,鋒芒顯露,直抒胸臆。除表現(xiàn)一般的清高、孤傲、絕俗等思想外,多運用象征、比擬、隱喻手法,并通過題寫詩文、篆刻等,賦予作品深刻的社會內(nèi)容和獨特的思想表現(xiàn)形式,發(fā)展了詩書畫相結合的文人畫傳統(tǒng)。又重視個性表現(xiàn),提倡風格獨創(chuàng),主張“自立門戶”,如鄭燮峭拔剛勁,金農(nóng)古拙凝重,黃慎渾樸蒼勁,李鱓縱情奔放,華巖清新俊朗,汪士慎冷逸鐫永,邊壽民樸拙簡放,羅聘幽深奇妙。由于與當時畫壇流行的擬古之風不同,而被世人看成“偏師”,目之為“怪”,遂有此稱。
盡管八怪的藝術在當時只流行于揚州及其鄰近地區(qū),但在繼承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水墨寫意畫上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以其強勁的藝術魅力吸引著近現(xiàn)代銳意進取的畫家,直至近現(xiàn)代的齊白石、陳師曾、徐悲鴻、潘天壽、來楚生等也都從不同側面對之有所汲取。
上一篇:散文·戰(zhàn)國策
下一篇:體育·拳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