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論·司馬相如
西漢著名辭賦家。蜀郡成都人。字長卿。少好讀書,并學擊劍。景帝時為武騎常侍。景帝不好辭賦。時梁孝王來朝,鄒陽、枚乘、壯忌等當世著名文士隨侍。相如見而悅之,于是托病辭官,客游梁。著《子虛賦》。梁孝王死,相如歸蜀。因與臨邛令王吉友善,遂往臨邛。在臨邛巨富卓王孫的家宴上,以琴曲《鳳求凰》挑動卓王孫寡女文君。文君夜奔相如,共歸成都。因家貧如洗,無以為生,又同返臨邛。文君當壚賣酒,相如自為酒保。卓王孫深以為恥,遂分文君以錢物奴仆。這就是艷傳千古的文君夜奔的故事。后武帝即位,喜其所著《子虛賦》,其同鄉(xiāng),狗監(jiān)楊得意乘機推薦,武帝因此召見相如。相如賦天子游獵之事,即著名的《上林賦》。武帝用為郎,奉命出使西南夷,有功。并著《喻巴蜀檄》、《難蜀父老》等。后為孝文園令,著《大人賦》諷武帝好神仙之事。因病免官卒于家。著作另有《長門賦》等。他是漢賦成就最高的作家,《子虛》、《上林》是其代表作。結構宏大,極鋪張揚厲之能事;文采華茂,表現(xiàn)了高度的修辭技巧。集中地體現(xiàn)了漢賦的特點。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諸如夸張失實、羅列文字、呆板滯重的毛病。《長門賦》開后世“宮怨”文學之先,描寫細膩,然后人多疑其偽。他的作品對兩漢辭賦影響很大。后人曾評“他人之賦,賦才也;長卿之賦,賦心也”。對其尊崇,可見一斑。《史記》中有《司馬相如列傳》,載其生平甚詳。《漢書》中也有記載。
上一篇:古代典籍·南齊書
下一篇:歷代先哲、學術流派·司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