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蘆笙舞
古老的民間舞,廣泛流行于南方苗族、侗族、水族等少數民族地區,因其特有的伴奏樂器蘆笙而得名。蘆笙舞起源很早,我國云南已有春秋時期青銅蘆笙實物出土,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銅蘆笙舞樂俑是西漢時物,這些都表明在二千多年前,中國南方就有蘆笙和蘆笙舞。蘆笙舞在許多民族中流行,苗族蘆笙舞更是盛大。過去貴州苗族每年都要舉行盛大的蘆笙會,成百個蘆笙,上千的人群,層層環繞跳蘆笙舞,氣勢極為壯觀。在“跳花”、“跳月”、“踩花山”等民族節日中,青年男女還通過蘆笙舞選擇配偶。蘆笙舞因地區不同而流派各異。有一人吹蘆笙,眾人共舞的,也有男女捉對,男吹蘆笙、女子和舞的。總的說來,蘆笙舞多用于民俗節日、戀愛、婚姻、喜慶、吉日,多為男子舞蹈競技,動作難度較大。男子舞時,因雙手握蘆笙,所以上肢受到局限而以腿和腳的動作變化為主。為了便于吹奏,舞時上身多前傾,女子多直立,上身隨步法稍稍擺動,吹笙的樂手即為領舞者,舞隊隨樂曲的節奏而動。今天在苗族聚居的山寨,蘆笙舞仍盛行不衰,根據它改編的藝術舞蹈,也頗受歡迎。
上一篇:繪畫·芙蓉錦雞圖
下一篇:舞蹈·花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