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蕃志》的主要內容,《諸蕃志》導讀
《諸蕃志》是南宋的地理著作。趙汝適著。書成于寶慶元年(1225)。趙汝適自序稱:“暇日閱諸蕃圖,有所謂石林長沙之險,交洋竺嶼之限,問其志則無有焉,乃詢諸賈胡,俾列其國名,道其風土,與夫道里之聯屬,山澤之蓄產,譯以華言,刪其穢渫,存其事實,名曰《諸蕃志》。”原書已佚,今鈔本、刻本皆輯自 《永樂大典》。以乾隆初刊刻的函海本為佳,晚刻的有學津討原本、四庫全書本。此外還有1912年出版的英文譯注本和近人馮承鈞的 《諸蕃志校注》。
趙汝適(kuò),南宋人。生卒無考,據《宋史·宗室世系表》,知其為宋太宗八世孫。嘉定、寶慶 (1208—1227) 間,曾任福建路市舶提舉。
本書共2卷,約5萬余字。卷上志國,卷下志物。卷上記述交趾、占城、三佛齊、阇婆、南毗等56個國家和地區的地理、交通、山川、風土、民俗、物產以及經濟政治制度、中外交通和貿易的情況。如真臘國(約當今中南半島東南部),“自泉州舟行順風月余日可到,其地約方七千余里,天氣無寒,……奉佛謹嚴,厥土沃壤,田無畛域,視力所及而耕種之,米谷廉平,土產象牙、暫速細香、粗熟香、黃蠟、翠毛、蘇木……等物,番商興販,用金銀、瓷器、假錦、涼傘、皮鼓、酒、糖、醯醢之屬博易。”卷下志物,列物名47種,凡犀、象、珠璣、香藥、玳瑁珍異之物,盡加列舉。對出產地、物性、形狀以及輸入中國的商販情況,也有生動的敘述。如記金顏香,“正出真臘,大食次之,所謂三佛齊有此香者,特自大食販運至三佛齊,而商人又自三佛齊轉販入中國耳。其香乃木之脂,有淡黃色者,有黑色者,拗開雪白為佳,有砂石為下,其氣勁,工于聚眾香。”卷末專述中國海南土產。物貨條云:“海南土產,諸番皆有之,顧有優劣耳,箋沉等香味清且長,夐出諸番之右,雖占城、真臘亦居其次,黃臘則迥不及三佛齊,較之三嶼,抑又劣焉,其余物貨多與諸番同,惟檳榔、吉貝獨盛,泉商興販,大率仰此。”
《諸蕃志》資料博采于史傳,內容極其豐富,記述簡約明暢,文字生動傳神。是研究宋代西南海諸蕃國的重要史籍,也是研究十三世紀中西交通關系的重要文獻,故多為后世史家所依據,其中所敘有訪自賈胡蕃商,而非親身經歷所見,亦難免有附會失實之處。
參考文獻
- 1.馮承鈞:《諸蕃志校注》,1956年中華書局出版。
- 2. 趙汝適: 《諸蕃志》,《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叢書集成初編》史地類。
上一篇:《諸家神品丹法》的主要內容,《諸家神品丹法》導讀
下一篇:《資政新篇》的主要內容,《資政新篇》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