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寒灰重燃
【出典】 《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列傳》:“其后安國坐法抵罪,蒙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不復然乎?’田甲曰: ‘然即溺之。’”《三國志》卷二一《魏書·劉廙傳》:“廙上疏謝曰: ‘臣罪應傾宗,禍應覆族。遭乾坤之靈,值時來之運,揚湯止沸,使不焦爛;起煙于寒灰之上,生華于已枯之木。’”唐·韋應物《秋夜二首》其二:“歲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 (見《全唐詩》卷一九一)
【釋義】 寒灰,已冷卻的灰燼,寒灰重燃,喻義略同于“死灰復燃”。
【例句】 喚起主人失笑,寒灰依舊重燃。(魏了翁《朝中措·和劉左史光祖人日游南山追和去春詞韻》2380)這里用“寒灰重燃”比擬劉光祖向皇帝上疏所論之事長期擱置之后如今竟得施行。
上一篇:典故《寒泉秋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寒玉》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