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習習谷風,
以陰以雨。
黽勉同心,(韓魯黽勉作密
不宜有怒。勿。)
采葑采菲,
無以下體?(韓體作禮。)
德音莫違,
及爾同死。
(風、心,侵部。雨、怒,魚部。體、死,脂部。)
行道遲遲,
中心有違。
不遠伊邇,(魯邇作爾。)
薄送我畿。
誰謂荼苦?
其甘如薺。
宴爾新昏,
如兄如弟。
(違、畿、薺、弟,脂部。)
涇以渭濁,
湜湜其沚。(三家沚作止。)
宴爾新昏,
不我屑以。(魯以作已。)
毋逝我梁,
毋發我笱。
我躬不閱,(三家躬作今。)
遑恤我后!(三家遑作皇。)
(沚、以,之部。笱、后,侯部。)
就其深矣,
方之舟之。
就其淺矣,
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
黽勉求之。
凡民有喪,
匍匐救之。(魯齊匍匐作扶服,魯救作捄。)
(舟、游、求、救,幽部。亡、喪,陽部。)
不我能慉,(三家作能不
反以我為讎。我慉。)
既阻我德,
賈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
及爾顛覆。
既生既育,
比予于毒。
(讎、售、覆、毒,幽部。)
我有旨蓄,
亦以御冬。
宴爾新昏,
以我御窮。
有洸有潰,
既詒我肄。
不念昔者,
伊余來塈。
(冬、窮,中部。肄、塈,脂部。)
[譯文]
大風颯颯吼叫來得兇暴,黑云陰滿天大雨要來到。同心協力過日子,你不該對我發脾氣又喊又叫。好比采蔓菁和蘿卜,不要因其根莖味苦,連它的葉子也不要。往日的情愛你休要拋棄,我和你過到老永不分離。
我腳步慢慢騰騰不忍離去,心中滿是離愁別恨真難受。他無情不肯遠送,勉強送我到門口。誰說苦荬菜味苦,比起我命來它甜得像薺菜。安樂的是你們新婚,那親熱得像兄弟一般相愛。
涇有渭比著,清的也變渾,涇水停留也會清。你新婚兩口是那樣的歡喜,早不想我那美好的從前。不要動我攔魚壩,不要用我捕魚簍???顧不了眼前,還管什么身后。
好比過河水深的地方,就乘木筏和木船。水淺的地方,就可游泳到對岸。家里有沒有,我都盡力治家備齊全。鄰居若有災和難,我總是想方設法幫著辦。
你對我不喜不愛也還罷了,反而竟把我當成仇人相待。既然看不到我的好處,好心沒好報,就像好貨沒人要。想當初咱家處在驚恐窮困時候,又苦又窮的日子與你共度。現在咱們美滿生活好了,竟把我看成毒物扔掉。
我還一心為家腌下好咸菜,為的是好好度過冬天。安樂的是你們的新婚,用我的積蓄擋貧窮。見我就有氣叫罵大怒,隨又給我繁重的家務。假若你想想我過去的好處,就會把我一個人愛。
[評介]
《谷風》六章,章八句。這篇詩是寫一女子被丈夫遺棄后的悲痛感情。《詩序》說:“谷風,刺夫婦失道也。衛人化其上,淫于新婚,而棄其舊室,夫婦離絕,國俗傷敗焉?!庇帧对娂瘋鳌罚骸皨D人為夫所棄,故作是詩?!币灿姓f是逐臣托為棄婦之辭,以傾訴自己的冤枉。清方玉潤《詩經原始》:“逐臣自傷也?!笨蓚湟徽f。
這是一首棄婦詩,而且是我國詩史上最古的又是最好的一篇。詩中寫這個女子的丈夫喜新厭舊,而把她遺棄了。她生動而真切地敘述了這事的不幸經過和她自己的怨憤心情。全詩六章。一章以暴風和陰雨起興,正面斥責她的丈夫不應拋棄她。二章用對比的手法述說自己被棄的痛苦和其夫重婚的歡樂。三章寫女子被棄之后對過去生活眷戀的余情。四章敘述從前不論治家睦鄰都盡瘁心力。五章寫其夫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以見其夫之負心忘情。末章以傷其夫之遺棄,喜新厭舊作結。這章中的“不念昔者,伊余來塈”句,馬瑞辰說“塈”是“慨”的假借字,“慨”是古“愛”字;“余”是“我”;“來”當“是”講,因此“伊余來塈”即“唯我是愛”。譯成口語,就是你只把我一個人愛。這句是說假若你想想過去的話,就會把我一個人來愛。六章中“有洸有潰,既詒我肄”句,“肄”字,毛《傳》、鄭《箋》、朱《集傳》皆釋為“勞”也。但有人認為此“肄”字即《周南·汝墳》:“伐其條枚”、“以伐條肄”之“肄”,即砍伐后新長出來的嫩枝?!凹仍r我肄”言既以嫩枝作為定情物給她,當初如何好,現在就不該變卦。“有洸有潰”毛《傳》說:“洸,武也;潰,怒也”,諸家說同。但有人認為此句指水而言?!墩f文》:“洸,水涌光也?!痹娋洹坝袥灿袧?,既詒我肄”皆是回憶,既然他不念昔者,則“有洸有潰”也應該是昔者之事。既言當初戀愛時在水邊歡會,折枝相贈之事。此“有洸有潰”正形容春水上漲之狀,也就是《鄭風·溱洧》:“方渙渙兮。”《韓詩》說是“三月桃花水下之時”,由此可知,這位女子和她的男人當初也曾到河邊歡會,彼此求愛過。這種解釋很有新意,可備一說。
這篇詩在寫作技巧上,運用比興的手法。用暴風陰雨,比喻男子的性格沒有準性,用“葑菲”之特性比喻男子不應喜新厭舊。三章以“毋逝我梁,毋發我笱”告戒新婦,不要奪去她的丈夫,破壞她的愛情生活。宋朱熹《詩集傳》:“又言毋逝我之梁,毋發我之笱,以比欲戒新婚毋居我之處,毋行我之事。”又今人袁梅說:“古今民歌中,往往以魚喻愛人,以捕魚之器物喻婚姻情愛,以釣魚等事喻求偶。如《四川山歌》:‘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下坑多路不平,河內魚多漲渾水,么嫂郎多花子心。’《安化情歌》:‘大河里漲水小河里分,兩邊只見打魚人,我郎打魚不到不收網,戀姐不到不收心?!董傃虑楦琛罚骸烎~釣到正午后,魚未食餌心勿躁,日頭釣魚魚見影,有心釣魚夜昏頭?!?br>
這首詩通篇是用對比的手法,“今”、“昔”對比,“新”、“舊”對比,寫出她被遺棄后內心的憤怒。開始她責備男子應當共同生活,不該另有外心。接著敘述她在被逼走的時候,她是如何懷著滿心的憤恨,慢慢地走著,而她的前夫卻很快的將她送出大門,不顧她的苦痛,只圖新婚之樂。接著拿涇渭之分來對照出她丈夫的新婚快樂和她自己的苦悶。在后三章中又拿她對待新舊的情況,對照出今昔的不同,接著又回憶起她如何善于操持家務,樂于幫助人家,她想起她與他曾經共同患難,而在他們生活一旦好轉,她就受到丈夫的遺棄。她回想起她丈夫行動的野蠻、情性的暴躁,他絲毫不想想從前,就狠心地將她遺棄。通過回憶對比的手法寫出今昔之別,憤慨的情緒充滿在字里行間,這首詩刻畫出男子的薄情,也反映了那個時代婚姻制度的罪惡以及女子命運的悲慘。
這首詩的現實主義的藝術手法確實高超,不但寫出了人物的個性,也寫出了人物的典型性,讓我們認識到當時現實的不合理,了解到當時人與人之間的冷酷關系。在詩經中和這首詩相類似的抒情詩還有不少。如《召南·行露》寫一個女子被逼嫁,并被以獄訟相威脅,但她堅決拒絕說:“雖速我訟,亦不汝從”。這些詩寫出了當時婦女被壓迫的情景,也寫出了被壓迫的婦女堅強不屈的反抗精神,具有典型性,也很有認識價值。
上一篇:《行葦》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車舝》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