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文學
公元前2、3世紀至公元10世紀,越南為中國統治時期。這期間只有口頭文學,尚未發現有書面文學。
公元939年,越南建立第一個王朝——吳朝,一切建制仍仿效中國。1009年建李朝,規定漢字為全國通用文字,李太祖(公蘊)的《徙都詔》為越南書面文學的濫觴。李朝、陳朝期間佛教文學興盛,漢語詩歌及賦等也相繼出現。15世紀黎朝初期,國力鼎盛,宮廷文學發展。黎圣宗(思誠)集28位文臣建“騷壇會”,用漢語酬唱詩文。阮嶼寫出了最早的一部漢語小說《傳奇漫錄》。18、19世紀,漢語文學雖不再獨領風騷,但仍有鄧陳琨的《征婦吟曲》等名著問世。
13世紀出現了字喃文學,15、16世紀有所發展,并產生了六八體、 雙七六八體民族詩體, 阮廌、阮秉謙等人寫出許多字喃詩文;《宮怨吟曲》、《花箋傳》、《金云翹傳》、《蓼云仙》等名著也先后在文壇上涌現,特別要提的是女詩人胡春香的詩和阮攸《金云翹傳》把字喃文學推到一個高峰。此外,還出現了許多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無名氏作品,如《范公菊花》、《石生傳》等。
19世紀法殖民主義者侵占越南,抗法愛國文學成為主流。阮廷炤、陳濟昌(秀昌)等寫出許多愛國詩文。20世紀初,一些受西方民主思想影響的知識分子成為文壇上的主力,潘佩珠是他們的代表。這時期,拉丁化越南文字產生,并日漸普及應用,對傳播新思想、促進越南文學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隨之,出現了許多東西方文學翻譯作品,推動了越南文學走向新的歷史階段。胡表政、黃玉柏等成為代表人物。
1930年,印度支那共產黨成立。不久,爆發了義靜蘇維埃運動,出現了大量的革命詩歌,這標志著無產階級文學的誕生。但不久革命遭到挫折,轉入低潮。許多革命者在監獄仍創作革命詩歌來與敵人作斗爭; 有些作家有悲觀失望情緒,寫了些傷感作品; 還有些作家組織了“自力文團”社,提倡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家族制; 同時,還出現了新詩運動,開創了浪漫主義文學的先河。1936年,民主陣線成立,促進了越南文學的發展。舊金山的《越獄》、黎文獻的《昆嵩監獄》等作品先后問世,還涌現了素友等有影響的詩人; 阮公歡的《最后的道路》、吳必素的《熄燈》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較成功的長篇小說,《斷絕》、《蝶魂夢仙》等浪漫主義小說也流傳甚廣。二次大戰期間,特別是日軍入侵后,越南文化遭到嚴重摧殘。印度支那共產黨發表了“越南文化提綱”促使革命文學發展,胡志明主席的《獄中日記》是文苑中的花葩。“自力文團”社解散,其成員分化,一些作家走上革命道路,寫出許多有價值的作品。另外,也出現了一股以黎文章為代表的反動文藝思潮。
1945年八月革命成功,越南文學步入一個新時期。不久,抗法戰爭爆發,作家紛紛參戰,寫出不少好作品,武輝心的《礦區》、素友的《越北》詩集等受到好評。1954年,印度支那和平恢復,越南北方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文學題材多樣而廣泛,從各個不同側面來反映社會風貌; 而越南南方也相繼出現了《南方來信》、《像他那樣生活》得到廣大人民喜愛的作品。1964年開展全國抗美救國斗爭后,文壇上出現了更多的優秀作品,描述越南軍民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反映了越南人民頑強不屈的斗爭精神。朱文的《海上風暴》、陳孝明的《九龍的浪濤》及江南、青海的詩集都是上乘之作,分別獲阮廷炤文藝獎。
同時,這個時期內還開展了收集匯編民間故事,譯介用漢文和字喃撰寫的古典文學名著,編印名作家的資料,以及開展文學批評和文學研究等,促進了越南文學的發展。
上一篇:贊美詩
下一篇: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