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分十章。首章至六章,是臣子祝勸周王之辭,其中第五章有勸王用賢意。七章至十章,表明求賢,用吉士之意。舊說以為召康公戒成王,可供參考。
有卷者阿,(一)蜿蜒彎曲的山阿,
飄風(fēng)自南。(二)旋風(fēng)從南來飄過。
豈弟君子,和悅的人兒,
來游來歌,來游玩,來唱歌,
以矢其音。(三)放開那聲音來吟哦。
伴奐爾游矣!(四)瀟灑呀,你在游玩啦!
優(yōu)游爾休矣!(五)安閑呀,你在休息啦!
豈弟君子,和悅的人兒,
俾爾彌爾性,(六)你要發(fā)揮你本能,
似先公酋矣。(七)把先人功業(yè)來完成。
爾土宇昄章,(八)你的疆域和版圖,
亦孔之厚矣。廣呀闊呀?jīng)]法數(shù)。
豈弟君子,和悅的人兒,
俾爾彌爾性,你要發(fā)揮你本能,
百神爾主矣。(九)百神呀,都以你為主人。
爾受命長矣!你接受天命長而久呀!
茀祿爾康矣!(十)福祿你都享受呀!
豈弟君子,和悅的人兒,
俾爾彌爾性,你要發(fā)揮你的本能,
純嘏爾常矣。(十一)大福常圍在你的身邊啦!
有馮有翼,(十二)有助手,有輔相,
有孝有德,(十三)人呀好,人善良,
以引以翼。(十四)來引導(dǎo),扶兩旁。
豈弟君子,和悅的人兒,
四方為則。(十五)四方以他為榜樣。
颙颙卬卬,(十六)貌堂堂,氣昂昂,
如圭如璋,象玉圭,象玉璋,
令聞令望。(十七)好聲譽,好威望。
豈弟君子,和悅的人兒,
四方為綱。(十八)四方以他為紀(jì)綱。
鳳凰于飛,鳳凰飛,群鳥隨,
翽翽其羽,(十九)翅膀嗖嗖響,
亦集爰止。(二十)落呀落集在一方。
藹藹王多吉士,(二十一)濟濟一堂,王的眾賢士,
維君子使,聽從人兒的指使,
媚于天子。(二十二)大家愛戴周天子。
鳳凰于飛,鳳凰飛,群鳥隨,
翽翽其羽,翅膀嗖嗖響,
亦傅于天。(二十三)飛呀飛到了天上。
藹藹王多吉人,濟濟一堂,賢士多殷勤,
維君子命,(二十四)服從人兒的命令,
媚于庶人。大家愛護(hù)老百姓。
鳳凰鳴矣,鳳凰鳴呀,
于彼高岡。在那高岡。
梧桐生矣,梧桐生呀,
于彼朝陽。(二十五)向那太陽。
菶菶萋萋,(二十六)枝兒茂,葉兒暢,
雍雍喈喈。鳴聲和,鳴聲響。
君子之車,人兒的車,
既庶且多。(二十七)多呀又堂皇。
君子之馬,人兒的馬,
既閑且馳。(二十八)熟練又快當(dāng)。
矢詩不多,(二十九)獻(xiàn)的詩呀不算多,
維以遂歌。好讓大家來唱歌。
注釋
(一)毛亨:“卷,曲也。”
鄭玄:“大陵曰阿,有大陵卷然而曲。”
(二)毛亨:“飄風(fēng),回風(fēng)也。”
(三)嚴(yán)粲:“《釋文》云:矢,陳也,直也。矢其音,謂直陳其音,如矢口成文之矢也。”
(四)馬瑞辰:“伴奐二字迭韻。《說文》:‘伴,大貌。’奐字注,一曰大也。是二字同義,皆大也。古讀奐同援,故伴奐又通作畔援。廣大者易放縱,故《箋》訓(xùn)為自縱弛之意。”
皮錫瑞《經(jīng)學(xué)通論》:“伴奐迭韻,連文為義,與下優(yōu)游一例,即《皇矣》之畔援。顏注《漢書》引《詩》正作畔換,亦即《閔予小子》之判換。”
(五)嚴(yán)粲:“優(yōu)游,閑暇貌。”
(六)鄭玄:“俾,使也。”
姚際恒:“彌,《釋文》:益也。彌爾性,謂充足其性,使無虧間也。不可解作終命,亦不可說入理障。”
(七)王先謙:“《魯》似作嗣。”
毛亨:“似,嗣也。酋,終也。”
鄭玄:“嗣先君之功而終成之。”
(八)何楷:“土,土地也。宇本屋邊之名,此當(dāng)以邊垂言。”
朱熹:“或曰:昄當(dāng)作版。版章,猶版圖也。”
(九)鄭玄:“使女為百神主,謂群神受饗而佐之。”
(十)鄭玄:“茀,福也。”
馬瑞辰:“《爾雅·釋詁》:祓,福也。……茀與祓雙聲。《箋》以茀為祓之假借,故訓(xùn)為福。”
(十一)毛亨:“嘏,大也。”
鄭玄:“純,大也。予福曰嘏。使女大受神之福以為常。”
胡承珙:“《說文》:‘嘏,大遠(yuǎn)也。’因祭祀受福曰嘏,而大義遂專屬于福。以漢人《爾雅》注例之,當(dāng)曰:嘏,福之大也。毛公深明故訓(xùn),但云大,而福義自著。鄭君生于后漢,釋經(jīng)之法稍變,故必以予福申明之。”
(十二)馬瑞辰:“按《說文》:‘馮,馬行疾也。’此馮之本義。至訓(xùn)馮依者,乃倗字之假借。《說文》:‘倗,輔也。’……有馮有翼,猶云:有輔有翼。”
鄭玄:“翼,助也。”
(十三)馬瑞辰:“按王尚書曰:《爾雅》:善父母為孝。推而言之,則為善德之通稱。此詩有孝有德,亦泛言有善有德,不必專指孝親言。”
(十四)嚴(yán)粲:“王氏曰:以引,引其前。以翼,翼其左右。”
(十五)鄭玄:“則,法也。”
朱熹:“而四方以為則矣。”
(十六)毛亨:“颙颙,溫貌。卬卬,盛貌。”
鄭玄:“體貌則颙颙然敬順,志氣則卬卬然高朗。”
(十七)鄭玄:“令,善也。……人聞之則有善聲譽,人望之則有善威儀。”
(十八)鄭玄:“綱者,能張眾目。”
嚴(yán)粲:“綱舉則目張,謂總提綱維也。”
(十九)嚴(yán)粲:“曹氏曰:《說文》云:翽翽,飛聲也。飛而有聲,則眾羽也。鳳皇希見之鳥,不應(yīng)群飛之眾如此,則翽翽其羽者,乃鳳皇飛而群鳥從之也。”
(二十)鄭玄:“爰,于也。”
呂祖謙:“亦集爰止,言其萃聚也。”
(二十一)毛亨:“藹藹,猶濟濟也。”
孔穎達(dá):“藹,于害反。《爾雅》:臣盡力也。《說文》作藹藹,云臣盡力之美也。”
嚴(yán)粲:“蘇氏曰:藹藹,眾多也。”
(二十二)鄭玄:“媚,愛也。王之朝多善士藹藹然。君子在上位者率化之,使之親愛天子,奉職盡力。”
(二十三)鄭玄:“傅,猶戾也。”
(二十四)鄭玄:“命,猶使也。善士親愛庶人,謂無擾之,令不失職。”
(二十五)嚴(yán)粲:“曹氏曰:向陽而易茂也。”
(二十六)朱熹:“菶菶萋萋,梧桐生之盛也。雝雝喈喈,鳳凰鳴之和也。”
(二十七)鄭玄:“庶,眾。”
俞樾:“凡言且者,必有異義。……多當(dāng)讀為侈。哀七年《左傳》:‘魏曼多。’《史記·魏世家》作魏侈。是多與侈古通用。……庶以車之?dāng)?shù)言,侈以車之制言。《考工記·輿人》曰:‘飾車欲侈。’《晏子春秋·外篇》曰:‘公乘侈。’皆其證也。”
(二十八)鄭玄:“閑,習(xí)也。”
(二十九)鄭玄:“矢,陳也。我陳作此詩不復(fù)多也。欲令遂為樂歌。王日聽之,則不損今之成功也。”
注音
豈kai愷彌mi弭酋qiu求昄ban板茀f(xié)u弗嘏gu古馮ping平颙yong墉卬ang昂翽hui惠藹ai矮菶beng琫萋qi欺喈jie皆
上一篇:《卷阿》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四月》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