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頍者弁①,圓頂皮帽多漂亮,
實維伊何?打扮起來去何方?
爾酒既旨,只為你那兒有美酒,
爾殽既嘉。只為你那兒菜肴香。
豈伊異人?來的哪里有外人?
兄弟匪他②。親兄親弟一大幫。
蔦與女蘿③,蔦草女蘿蔓兒長,
施于松柏④。攀附高松顯風光。
未見君子,未曾見到君子面,
憂心弈弈⑤;心中想念好憂傷;既見君子,
如今見到君子面,庶幾說懌⑥。榮幸相聚心歡暢。
有頍者弁,圓頂皮帽多漂亮,
實維何期?打扮起來為哪樁?
爾酒既旨,只為你那兒有美酒,
爾殽既時⑦。應時佳肴味兒香。
豈伊異人?來的哪里有外人?
兄弟具來。兄弟都來聚一堂。
蔦與女蘿,蔦草女蘿枝蔓長,
施于松上。攀附高松顯風光。
未見君子,未曾見到君子面,
憂心怲怲;心中不安好憂傷;
既見君子,如今見到君子面,
庶幾有臧⑧。希望厚賜受頒賞。
有頍者弁,圓頂皮帽多漂亮,
實維在首。端端正正戴頭上。
爾酒既旨,只為你那兒有美酒,
爾殽既阜⑨。菜肴成堆吃不光。
豈伊異人?來的哪里有外人?
兄弟甥舅。兄弟甥舅聚滿堂。
如彼雨雪⑩,人生猶如下場雪,
先集維霰(11)。冰珠雪花不久長。
死喪無日,不知何時把命喪,
無幾相見。相見日短聚不長。
樂酒今夕,今夕有酒今夕醉,
君子維宴。及時宴樂理應當。
[注釋]①頍(kui)弁(bian):當時貴族喜戴的圓頂禮帽,用白鹿皮制成。②匪:通“非”,不是。③蔦(niao)、女蘿:均為攀緣類的蔓生植物。④施(yi):蔓延。⑤弈弈:心神不定的樣子。⑥說:通“悅”。⑦時:指應時令而設的美食。⑧臧:善,好處,指厚賜。⑨阜:盛多。⑩雨雪:下雪。雨,動詞,降。(11)霰(xian):小冰珠。
[賞析]這首詩寫一個豪富貴族招他的兄弟、姻親來宴飲作樂,赴宴者作出這首詩,表示對這位貴族的依附。詩中一方面表露了這群貴族食客們的阿諛奉承嘴臉,同時更表達了這群人追求享樂生活,以至醉生夢死的情緒。《詩序》說:“諸公刺幽王也。”未必即為刺幽王詩,但這首詩內容確實使我們看到一群沒落貴族們的丑行和心態。
全詩三章,每章十二句。詩中開端寫貴族們一個個戴著華貴的圓頂皮帽前去赴宴,為什么要興高采烈地打扮起來呢?他們徑直地、也是厚顏無恥地說:“爾酒既旨,爾殽既嘉。”就是因為主人有一席美酒佳肴在等待著他們。為了拉關系,表示親密,特別點出自己并非什么外人,都是兄弟之輩。接著則對主人奉承地說:“蔦與女蘿,施于松柏。”主人是與松柏樹一樣的高樹大枝,而自己則是攀緣依附于其上的蔓生植物。下面則更進一步地討好說:“未見君子,憂心弈弈;既見君子,庶幾說懌。”說他們沒見到主人時,心里是如何的難過,見面后又是如何的興高采烈。由此可以看出,這群貴族聚在一起就是為了大吃大喝,并利用宗族血緣關系攀附權貴。小貴族向有權勢的當權大貴族拍馬奉承,希望得到好處,大貴族則充當他們的庇護人。第二章重章復沓,內容基本相同,在所換的詞語里,不過將上一章的意思表達得更為庸俗露骨。如其章尾云:“既見君子,庶幾有臧。”前章說見面后心情很高興,而這里卻直言不愧地說,見面后就是為了得到某些好處,領取賞賜。
第三章前四句與上兩章意思略同,而下面卻寫出參加一起飲酒作樂的不僅是同姓貴族,還有甥舅等一邦異姓外戚,這是一個龐大的貴族關系網,在宗法社會中,正是靠這種血緣關系構成了一個貴族集團,成為社會上的統治勢力。而全詩的結尾六句,卻使我們看到了他們的腐朽思想和空虛的內心世界。他們覺得人生如霰似雪,不知何時就會消失,就會死去,因此采取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態度,充分流露出一種醉生夢死、消極頹廢的心態。從這首詩來看,由于社會的動亂,他們雖仍在飲酒作樂,但也感到自己的命運岌岌可危,朝不保夕,正表露出所謂未世之音來了。吳闿生《詩義會通》稱這首詩為“季世憂亂之音”,這是不錯的。值得指出的是,這首詩與《雅》詩中的某些揭露貴族腐朽和社會弊端的諷喻詩并不是一回事。所謂諷喻詩,乃是有政治遠見和正義感的貴族文人,對社會問題所做的有意揭露,是感時抒憤之作。而這首詩卻是貴族們的一首沉湎于享樂生活的宴飲作樂之歌,如果說它還有什么意義的話,那不過是通過這首詩,客觀上增加了我們對當時貴族們庸俗性和腐朽性的認識而已。當然,這首詩也還是運用了一定的藝術技巧的。如詩的起始,為了不呆板,都用了問答句式來表達。中間作者為了強調與主人關系的密切,非同一般,而特別采用反問句來表達,如“豈伊異人?兄弟匪他”、“豈伊異人?兄弟具來”、“豈伊異人?兄弟甥舅”,從而使得詩歌在表達上較為靈活而不呆板,給人們增強了印象。另外,詩中還用了女蘿攀緣松柏、人生短暫如雪如霰等比喻,增加了形象性。而全詩的結構也很謹嚴,用辭也很文雅,都是這首詩藝術手法上的特點。
上一篇:《雝》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風雨》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