鴥彼晨風,① 鷂鷹飛得象箭快,
郁彼北林。 飛到茂密的北林來。
未見君子, 心上那人怎不來,
憂心欽欽。② 陣陣憂愁真難捱。
如何如何? 不來究竟為什么?
忘我實多。 多半已經忘了我。
山有苞櫟,③ 山坡上到處生櫟樹,
隰有六駮,④ 平地里長著梓榆樹。
未見君子, 心上那人總不來,
憂心靡樂, 從前的歡樂已失去。
如何如何? 不來究竟為什么?
忘我實多。 多半已經忘了我。
山有苞棣, 山坡上滿是唐棣樹,
隰有樹檖。⑤ 平地里長著山梨樹。
未見君子, 心上那人還不來,
憂心如醉。 害得人如癡如醉心無主。
如何如何? 不來究竟為什么?
忘我實多。 多半已經忘了我。
【注】①鴥(yu):鳥飛得很快的樣子。晨風:即鹯,鷂一類的猛禽。《說文》寫作鷐風。②欽欽:憂愁想念,不能忘懷。③苞櫟:叢生的櫟。④六駮:樹皮青白相間,遠看象駮馬的梓榆樹。⑤樹檖:直立著的檖。
《晨風》一詩,《詩序》的解釋是,諷刺秦康公,說他忘記了穆公的事業,拋棄賢臣。“毛傳”和“鄭箋”都是根據這一解釋,加以發揮。朱熹《詩集傳》以為此詩是一位婦女思念丈夫之作。從詩的內容與情調來看,朱熹的說法較為可信。因為詩中看不出任何與穆公、康公相聯系的地方。鄭玄把“忘我實多”一句解釋為以穆公的口吻責備康公,尤為不妥。
全詩三章。首章以晨風、北林烘托環境氣氛,與這位婦女當時的心情是適合的。晨風是鷂鷹一類的猛禽。在這位婦女心目中,她的丈夫正象鷂鷹一樣,是一個好樣的男子漢。而她自己,既賢惠,又能干,家境也還不壞,正象茂盛的北林。現在,晨風迅疾地向北林飛來,回到它棲息的地方。可是自己那個好樣的丈夫,卻離家在外,長期未歸。想到這里,一陣憂愁和思念涌上了心頭,甚至還感到一種恐懼:現在他在哪里,情況如何?他多半是把我忘記了吧。
二、三章“山有苞櫟,隰有六駮”,“山有苞棣,隰有樹檖,”都是寫眼前的情境。由此聯想到,有山就有樹,有隰就有木,萬物總是各得其所,生活應該和諧美好。為什么自己那個好樣的男子,總是不能歸來呢?這三章詩反復詠嘆,從怨艾中表達了深切的思念,同時在感情上還寫出了遞進和深化的過程。首章“憂心欽欽”,只不過是念念不忘,次章“憂心靡樂”,就進一步寫憂愁思念,以至失去生活的歡樂。三章“憂心如醉”,簡直就是夢魂顛倒,如癡如醉了。
上一篇:《無衣》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有杕之杜》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