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郭澄之·許允面君
東晉軼事小說。郭澄之撰。原載《郭子》。見《藝文類聚》卷四十八、《北堂書鈔》卷六十及一四四、《太平御覽》卷八五九。魯迅《古小說鉤沉》輯錄。李格非等《文言小說》、滕云《漢魏六朝小說選譯》皆選入。作品敘述:許允當了吏部侍郎,任用的官員不少是同鄉,魏明帝就下令逮捕了他。許允被押解出門時,妻子阮氏提醒說:“您要記住,英明的君主可以用道理說服他,一味求情是不會有什么好結果的。”明帝審問許允,讓他講清楚任用同鄉的理由。他就說:“為臣任用的同鄉是有能力的,請陛下考察他們。要是不稱職,我應當承擔罪責。”考察畢了證明他們都是稱職的,于是釋放了許允。開始許允被帶走后,全家人都號哭起來,只有阮氏鎮定地說:“你們不用擔憂,不久他就會回來的。”并親自下廚房熬好小米粥等待丈夫。不多時,許允果然回來了。小說通過許允因事“負罪”的波折的描寫,贊揚了許允婦的聰明才智,塑造了一個機智沉著、才華橫溢的賢婦形象。作為一個家庭婦女,當丈夫被拘押時,她出主意,告誡丈夫“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并鎮定地做好米粥等候丈夫回來。丈夫終于擺脫險境,安然而返。這樣的膽識,非同尋常。小說善用懸念來展開情節。故事先以許允任用同鄉做官而受皇帝之責,負罪入朝,設下懸疑,接寫許妻以自己的聰慧告誡許允,并果然如其所料,無罪還家。故事一氣呵成,有起、承、轉、合的完整的藝術技巧的運用,也使故事清新而格外動人。故事在敘述角度上,采取客觀冷峻姿態,口氣平靜自然,深層底蘊中絕無中國封建傳統文化對婦女的蔑視和壓抑,絲毫不見君權、神權、族權、夫權這四大枷鎖對婦女的束縛,承認婦女也有特殊的智德,充分體現了魏晉時期的社會風尚,也見出婦女個性解放的縮影。作者在描寫上不事夸張,不用雕飾。許允與許妻,與明帝一問一答之間,事態就有了變化和發展,待情節戛然而止卻余味不盡,令讀者咀嚼不止。對許妻的過人之智和鎮定自苦的神態都在白描中清晰展示出來,這就是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文筆簡潔有力,運用夫婦交替描寫、互相比襯的藝術手法,鮮明地突出了人物的個性特征。這一故事頗為有名,《世說新語·賢媛篇》曾采錄此故事。《魏氏春秋》也載有此故事(見《世說》注),但情節有異,其謂許允非任用同鄉,而是所任用非按次限;然許允婦的情節未變。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許允婦》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諒輔》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