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雄雉于飛,
泄泄其羽。
我之懷矣,
自詒伊阻。
(羽、阻,魚部。)
雄雉于飛,
下上其音。
展矣君子,
實勞我心。
(音、心,侵部。)
瞻彼日月,
悠悠我思。(魯悠作遙。)
道之云遠,
曷云能來?
(思、來,之部。)
百爾君子,
不知德行?
不忮不求,
何用不臧?
(行、臧,陽部。)
〔譯文〕
野雞在飛翔,展翅緩緩飛不停。丈夫遠役在外我懷念,我獨守在家,他被阻隔遠方。
野雞在飛翔,上下飛鳴好瀏亮。誠實可愛夫君啊,苦思苦想真難熬。
看那日月運行無休止,就像我的相思長又長。相隔的道路太遙遠呀,夫君何時回來好團圓。
像你這樣大好人,還能懂得修養品行。倘若不去害人不貪婪,怎么不能順順當當。
〔評介〕
《雄雉》四章,章四句。《詩序》說是刺衛宣公之詩,因宣公“淫亂,不恤國事,軍旅數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曠,國人患之,而作是詩”。《詩集傳》謂為婦人思夫從役于外之詩。《詩經原始》說是“期友不歸,思以共勖。”舊說多認為這篇詩是女子之作。從詩的內容看,還是《詩集傳》說的近似。此詩是妻子懷念遠役在外的丈夫。全詩四章。一、二章以“雄雉于飛,泄泄其羽”、“雄雉于飛,上下其音”興起,以雄雉喻遠役在外的男子。是說詩人看到野雞自由飛翔,雌雄上下來回飛鳴,叫聲瀏亮,自由得意。由此聯想到丈夫遠役在外而不能自由回家,于是這位女主人公觸景生情,就懷念起丈夫了。毛《傳》曰:“雄雉見雌雉飛,而鼓其翼泄泄然。”三章以日月作比,直抒胸臆,哀嘆丈夫沒有歸期。“瞻彼日月,悠悠我思”句,以日月運行無有休止,喻丈夫從役沒有歸期,她的相思也像日月運行一樣沒有止境。四章,這是曲筆,使文章有了波瀾。前三章寫因丈夫遠役在外而懷念,已“實勞我心”,但因遙遠還不能回來。于是想到她丈夫是位堂堂正正的君子,有好的德行,這樣的好人,在外不會做壞事,不會不安善,以此自慰,以此解脫。這是妙筆,讓人回腸蕩氣。袁梅在《詩經譯注》中解釋這章詩說:“本詩末章,是這女子數說丈夫是品德端正的好人,她便反問:他為何不能得安善?她的話,是對黑暗的奴隸制度的抗議與控訴。”可備一說。
上一篇:《隰桑》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雍》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