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將大車①,不要去推那牛車,
祇自塵兮②!只會惹上一身塵!
無思百憂,不要去想憂心事,
祇自疧兮③!多想徒然自傷身!
無將大車,不要去推那牛車,
維塵冥冥。揚起塵土迷眼睛。
無思百憂,不要去想憂心事,
不出于颎④。多想前途沒光明。
無將大車,不要去推那牛車,
維塵雝兮⑤!塵土飛揚看不清!
無思百憂,不要去想憂心事,
祇自重兮⑥!多想只會把病生!
(采用程俊英譯詩)
[注釋]①無:通“毋”,不要。②祇:只。③疧(qi):憂病。④颎(jiong):光明。⑤雝:蔽障。⑥重:“借為恫,痛也。”(高亨說)
[賞析]這首詩反映了在時代動亂、政治昏暗的情況下,由于黑白不分、是非不辨,下層小貴族不愿為大貴族統治者出力賣命的憤懣情緒。
詩以“無將大車,祇自塵兮”開頭,大車,朱熹說是“平地任載之車,駕牛者也”(《詩集傳》)。這是興中有比。須牛駕挽的車,且是載重之車,這樣的車,在古時的道路上行進,自然是灰塵四起。吃灰最多的;自然是那拉車的人,作者以此比喻為統治者擔負繁重的事務,只能是徒勞無益、反受其害又以此比喻因思憂而生病。憂思比較虛,而且憂至于病,非深憂者更難體會。作者通過駕車吃灰塵這么一個盡人皆知的生活經驗作比,思憂致病就顯得比較真實了。
但詩意重點并不在此。詩中反復出現“無”字,顯系為了排遣憂愁、并告誡他人。無將大車自塵、無思百憂自病,正是累推大車、常思百憂的經驗之談。詩的作者每每為統治者擔負繁重事務而不能受益,又因心懷憤懣而思百憂,導致身心受損。說“無將”,說無思,是告誡他人,也是為了排遣自己的深憂。但反復于此,正表現出排遣不開的深深的憂愁。
全詩三章,各章大體相同,又有變化。盡管只有幾個字的變更,卻顯出層層遞進的特色:推車至于“祇自塵”,至于“維塵冥冥”,至于“維塵雝”;思憂至于生,至于氣瞎雙目,至于痛苦萬分,意思一層深于一層,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此詩雖然三次換韻,但每章只用一韻,且是隔句相押,比較平穩,較好地配合了詩歌訓誥格言式的內容。
上一篇:《旄丘》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日月》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