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擁旌旗
【出典】 唐·王建《寄杜侍御》詩:“學(xué)通儒釋二千卷,身擁旌旗二十年。春巷偶過同戶飲,暖窗時與對床眠。”(見《全唐詩》卷三○一)
【釋義】 擁旌旗指任州刺史。刺史為一州最高長官,出有鹵簿旌旗,故有此稱。后世亦用此典詠知府、知州。
【例句】 去歲擁、旌旗稱太守,今歲帶、笭箵稱漫叟。(劉克莊《最高樓·戊戌自壽》2635)這里“擁旌旗”指任知州。作者曾于嘉熙元年(1237)知袁州,八月被解任。此詞作于嘉熙二年故有“去歲稱太守”之語。
宋詞典故·擁旌旗
【出典】 唐·王建《寄杜侍御》詩:“學(xué)通儒釋二千卷,身擁旌旗二十年。春巷偶過同戶飲,暖窗時與對床眠。”(見《全唐詩》卷三○一)
【釋義】 擁旌旗指任州刺史。刺史為一州最高長官,出有鹵簿旌旗,故有此稱。后世亦用此典詠知府、知州。
【例句】 去歲擁、旌旗稱太守,今歲帶、笭箵稱漫叟。(劉克莊《最高樓·戊戌自壽》2635)這里“擁旌旗”指任知州。作者曾于嘉熙元年(1237)知袁州,八月被解任。此詞作于嘉熙二年故有“去歲稱太守”之語。
上一篇:典故《悠然逝》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擁髻》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