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菽采菽,采大豆呀采大豆,
筐之筥之。用筐用筥里面盛。
君子來朝,諸侯君子來朝見,
何錫予之?王用什么將他贈?
雖無予之,縱沒什么將他贈,
路車乘馬;路車駟馬給他乘;
又何予之?還用什么將他贈?
玄袞及黼。龍袍繡衣已制成。
觱沸檻泉,翻騰噴涌泉水邊,
言采其芹。我去采下水中芹。
君子來朝,諸侯君子來朝見,
言觀其旂??茨瞧鞄脻u漸近。
其旂淠淠,他們旗幟獵獵揚,
鸞聲嘒嘒。鸞鈴傳來真動聽。
載驂載駟,三馬四馬駕大車,
君子所屆。遠方諸侯已來臨。
赤芾在股,紅色護膝大腿上,
邪幅在下。裹腿在下斜著綁。
彼交匪紓,不致怠慢不驕狂,
天子所予。天子因此有賜賞。
樂只君子,諸侯君子真快樂,
天子命之。天子策命頒給他。
樂只君子,諸侯君子真快樂,
福祿申之。又有福祿賜予他。
維柞之枝,柞樹枝條一叢叢,
其葉蓬蓬。它的葉子密密濃。
樂只君子,諸侯君子真快樂,
殿天子之邦。鎮邦定國天子重。
樂只君子,諸侯君子真快樂,
萬福攸同。萬種福分來聚攏。
平平左右,左右屬國善治理,
亦是率從。于是他們都順從。
泛泛柏舟,楊木船兒水中漂,
紼維之。索纜系住不會跑。
樂只君子,諸侯君子真快樂,
天子葵之。天子量才用以道。
樂只君子,諸侯君子真快樂,
福祿膍之。福祿厚賜好關照。
優哉游哉,從容不迫很自在,
亦是戾矣。生活安定多逍遙。
從詩中所述禮命之隆、職掌之重可以看出這是一首諸侯來朝之詩,《毛詩序》所謂“刺幽王也,侮慢諸侯。諸侯來朝,不能錫命以禮數征會之,而無信義,君子見微而思古焉”,顯然是“反經為義”,“于經無所當”(孔疏)。至于以為此詩成于康王即位抑或宣王中興之時,雖可備一說,亦皆無實證。從詩作者的語氣來看,此詩當是大夫美諸侯之作。
全詩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諸侯上朝之前,身為大夫的作者對周天子可能準備的禮物的猜測。“采菽采菽,筐之筥之”,詩人以采菽者連連采菽,用筐用筥盛取不停起興,整首詩歡快、熱烈、隆重的氣氛從此定下了基調,讀者的情緒也隨之進入這一特定場景?!熬觼沓?,何錫予之?”諸侯來朝,天子會以什么樣的禮物賜予他?詩人顯然是見過大場面的公卿大夫,按照常規,“雖無予之,路車乘馬;又何予之?玄袞及黼”,四句無疑而問,復沓申述,兩次自問自答,進一步渲染氣氛,讓人感到即將來朝的諸侯聲勢之隆。
如果說第一章是詩人虛擬的盛況,那么從第二章開始便進入實景的描繪了。
第二章是詩人見到的諸侯來朝之時極為壯觀的場面。開始兩句“觱沸檻泉,言采其芹”,用自下而出的檻泉旁必有芹菜可采興君子來朝之時也有儀從可觀,是起興,也是設喻,黃焯說“檻泉采芹,既為即事之興,亦即譬喻之興”(《詩疏平議》),是也?!熬觼沓杂^其旂”,威儀之現,首先在于隊列之前的旗幟,“其旂淠淠,鸞聲嘒嘒”,遠遠見到風中旗幟獵獵,更有響聲中節的鸞鈴之聲由遠及近,“載驂載駟,君子所屆”,或駟馬或驂乘都井然前行,來朝的諸侯已到眼前。
第三章全用賦法,鋪排詩人近觀諸侯朝見天子時的情景?!俺嘬涝诠?,邪幅在下?!背嗌淖o膝,裹腿的斜布是合乎禮儀的裝飾,“彼交匪紓”完全是一付雍容典雅的儀態。既有如此聲威,進退又合禮儀,天子當然是賞賜有加?!皹分痪樱熳用分痪?,福祿申之”,四句是詩人所見,也是詩人切合時地的恭維話,并以此引發以下兩章。
第四章是詩作者對來朝諸侯卓著功勛的頌揚?!熬S柞之枝,其葉蓬蓬”是起興,用柞枝蓬蓬興天子擁有天下的繁盛局面和諸侯的非凡功績。“樂只君子,殿天子之邦”,“平平左右,亦是率從”,從天子邦國的鎮撫到鄰邦屬國的治理,竭盡鋪排之能事,以此表達對來朝諸侯的無限贊美之情。
最后一章是大夫美諸侯之辭。前兩句“泛泛柏舟,紼維之”,以大纜繩系住楊木船起興,并讓人聯想到諸侯和天子之間的關系是依賴相互間的利益緊緊維系在一起的,諸侯為天子殿國安邦,天子則給諸侯以豐厚的獎賞。“樂只君子,天子葵之。樂只君子,福祿膍之”,是其所創功勛的自然結果?!皟炘沼卧眨嗍庆逡印?,兩句對諸侯安居優游之態充滿艷羨。
全詩雖時有比興,但總體上還是用的賦法。從未見君子之思,到遠見君子之至,近見君子之儀和最后對君子功績和福祿的頌揚,可概見賦體端倪。整首詩為我們再現了一幅春秋時代諸侯朝見天子時的歷史畫卷,“詩,可以觀”,信矣。
上一篇:《采苓·詩經》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采葛·詩經》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