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槐樹葉·[臺灣]紀弦》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寶貴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傷心、最使人流淚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淺灰黃色的槐樹葉。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個城市,哪一個園子里撿來的了,
被夾在一冊古老的詩集里,
多年來,竟沒有些微的損壞。
蟬翼般輕輕滑落的槐樹葉,
細看時,還沾著些故國的泥土哪。
故國喲,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讓我再回到你的懷抱里
去享受一個世界上最愉快的
飄著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
離開大陸多年的紀弦,有一天翻開一本詩集,忽然發現其中夾有一片故土的槐樹葉。他睹物生情,靈感閃光,迅速抓住“一片槐樹葉”這一意象展開構思,完成了這一精美的詩篇。從一個特殊的審美角度表現了“鄉愁”這一文學中的永恒主題。
詩分三段。第一段前三行采取類似于疊句的形式,三次強調“一片”,而且“一片”這個數量詞都出現在同一位置,即每一句的尾部,這樣就突出了全詩的中心意象,并加強了感情的渲染。詩人說,這一片是“全世界最美的”,“最珍奇、最寶貴的”,而又是“最使人傷心,最使人流淚的”,這三句都是從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和意念落筆。第四句才在末尾的位置點明是“槐樹葉”,而樹葉的形態與顏色則是“薄薄的,干的,淺灰黃色的”。至此,詩人已點明題目,并且從外形和意蘊的觸發上對“一片槐樹葉”作了集中的描繪。
第二段進一層表現。那片槐樹葉之所以使人鐘愛并傷心,原來它來自“江南”或者“江北”。雖然從那座城市那個園子里撿來已不可追憶,但它總歸是來自海峽對岸的故土。它當時被夾在一本詩集里可能是并不經意的,但多年來竟絲毫無損,這大約并非偶然吧?如今,落在有心的詩人眼中,它卻撩起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的濃郁鄉愁了。
第三段是全詩的高潮。第一句再次點明“槐樹葉”,它“蟬翼般輕輕滑落”,一以表現槐樹葉之輕而且薄,一以抒寫主人公小心翼翼、倍加愛護的心態。樹葉來自故土,何況細看之下它還沾著些那里的泥土? 此時此刻,詩人情思激蕩,一發而不可收,在“故國喲”的蕩氣回腸的呼告語以及“呵呵”的感嘆強調之后,詩人言之不足故復言之,從“要到何年何月何日”的遞減句式開始,用一個長句抒寫他的綿綿的故土之戀。這里,一個長句分四行抒寫,是為了詩的外在形式的需要。因為句式過長,影響節奏和誦讀,至于四行構成一個長句,則是為了表現主人公戀情的悠遠深長了。
詩的前面寫“槐樹葉”,主要是視覺意象,而結尾的“淡淡的槐花香”,則是清香淡遠的嗅覺意象,視嗅交感,加強了詩的感染力。“人生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秋天是懷人的季節,槐樹又偏偏不是在春日而是在秋天開花,“欲到清秋近時節,爭開金蕊向關河”(羅鄴《槐》),于是,全詩就在悠然不盡中結束,留給讀者去品味的,是那淡淡的花香和裊裊的余音。
上一篇:《一朵野花·陳夢家》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一顆葡萄·車前子》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