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李獻能
浣溪沙·河中環勝樓感懷
垂柳陰陰水拍堤。欲窮遠目望還迷。平蕪盡處暮天低。萬里中原猶北顧,十年長路卻西歸。倚樓懷抱有誰知。
“河中環勝樓”,在今山西永濟縣境內。這里是作者的故鄉。自金都遷汴以后,國事日非,危機四起,而蒙古大軍壓境的嚴重局勢,更使他心中蒙上一層陰影。當他返回久別的故鄉,登樓觀賞時,不禁百感交集,滿腔悲憤,奮筆寫下了這首獨具一格的詩篇。
上片寫登樓所見的景象。近處是幽暗的垂柳,在天色陰沉中,隨著水浪拍打堤岸的聲響,顯得更加蕭疏、冷落。遠處所見的又是一片迷濛。“欲窮遠目”是他用唐王之渙《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詩句。但是這里極目遠望,沒有“平蕪盡處是春山”的物景,只見茫茫草原的盡頭,與天相連而暮色低沉。這種空曠迷茫的意象,反映了詞人壓抑、落寞的心境。
下片直抒情懷。“萬里”兩句表現出對國事危急的憂慮。“猶北顧”,并不是一般的向北張望,而是有著特定的政治含意。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兵敗時作詩說:“惆悵懼遷逝,北顧涕交流”。辛棄疾的名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的詞句。聯系作者當時所處的形勢,這里的“此顧”是對北方強敵壓境的憂慮。“十年長路”是指詞人在貞祐三年(1215)特賜進士,廷試第一而入翰林的史實。金正大末年,他以鎮南軍節度副史充河中帥府經歷官。這時回家,金國風雨飄搖的形勢怎能不使他憂心忡忡呢?而自己的壯懷抱負不得施展,不為人知,又怎能不感到無比悲憤呢?詞人以問作結,更顯得意蘊深沉、悲涼。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三稱此首下片“尤為意境高絕,以南北名賢擬之,辛幼安殆伯仲之間,吳彥高其望塵弗及乎”,可見此首是金詞中極為難得的杰作。
上一篇:(金)王磵《浣溪沙·夢中作》原文賞析
下一篇:(金)元好問《浣溪沙·秋氣尖寒酒易消》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