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瞻烏爰止
【出典】 《詩經(jīng)·小雅·正月》:“哀我人斯,于何從祿。瞻烏爰止,于誰之屋?!碧啤た追f達(dá)疏:“言民無所歸以見惡之甚也。”《文選》卷五六南朝梁·陸佐公(倕)《石闕銘序》:“左齊之季,昏虐君臨。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刑酷然炭,暴踰膏柱。民怨神怒,眾叛親離。踏地?zé)o歸,瞻烏誰托?!?/p>
【釋義】 烏無所托,以比喻在亂世暴政之下,人民流離失所無所歸止的情況。
【例句】 ①瞻烏爰止,不是檐前聞鵲喜。(沈瀛《減字木蘭花·好惡》1658)這里借用《正月》成句表示嫌惡看到烏鴉,而喜聽鵲鳴。②倦客無家,且隨寓、瞻烏爰止。(吳泳《滿江紅·和吳毅夫送行》2512)這是說無家可歸,只好隨遇而安,如烏之無所依托。
上一篇:宋詞典故《甑墮》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瞻由》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