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牛彈琴
釋義
原作“對牛鼓簧”,原意為對著牛彈奏樂曲。后用來比喻對外行人說內(nèi)行話,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
出處
漢·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p>
故事
戰(zhàn)國時期,有位非常著名的音樂家叫公明儀,他既能作曲又能演奏,七弦琴也彈得非常好,遇到好天氣時,還喜歡帶琴到郊外彈奏。有一天,他到郊外散步,看到草地上有頭黃牛正在低頭吃草,兩只耳朵不時動一下,好像在聆聽什么。公明儀頓時來了興致,擺上琴,撥動琴弦,為它彈奏了一支極為高雅的樂曲。可是曲終之后,那頭黃牛卻無動于衷,仍然在低頭吃草。公明儀認(rèn)為是曲子太高深,牛無法聽懂,就又彈了首通俗的曲子,可那頭黃牛依然對他不理不睬,悠閑地吃著草。過了一會兒,牛竟然慢悠悠地?fù)Q個地方吃草去了。公明儀非常失落,周圍的人對他說:“你不要沮喪,并不是你彈的曲子不好聽,而是你不該對牛彈琴,白費(fèi)力氣啊!”公明儀也只好嘆口氣,抱著琴回去了。
用典
對牛彈琴,牛不入耳,罵得很好,咱們一總再算賬!
——清·李汝珍《鏡花緣》
上一篇:成語《寸草春暉》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小心翼翼》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