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雪堂
【出典】 宋·蘇軾《蘇軾文集》卷一二《雪堂記》:“蘇子得廢圃于東坡之脅,筑而垣之,作堂焉,號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為之,因繪雪于四壁之間,無容隙也。起居偃仰,環顧睥睨,無非雪者。蘇子居之,真得其所居者也。”
【釋義】 北宋文學家蘇軾謫居黃州時,曾于東坡筑堂,因是大雪中所建,取名為雪堂。后遂以“雪堂”為蘇軾的故實。
【例句】 ①聞道瑣窗風月,更著詩翁杖履,合作雪堂猜。(辛棄疾《水調歌頭·嚴子文同傅安道和盟鷗韻,和以謝之》1890)這里以“雪堂”代稱蘇軾,稱贊嚴子文、傅安道人物風雅、詩才杰出,略同蘇軾。②雪堂遷客,不得文章力。(辛棄疾《霜天曉角·赤壁》1975)蘇軾謫黃州時曾作前后《赤壁賦》。這里舉蘇軾事以切題,亦以感慨才士之不幸。③恨云臺突兀,無君子者,雪堂寥落,有美人兮。(劉過《沁園春·寄孫竹湖》2143)蘇軾《前赤壁賦》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語。這里暗以蘇軾自比,抒發對孫竹湖的思念之情。④雪堂在否,管駕鶴歸來,為君細賞,蝴蝶上階句。(鄧剡《摸魚兒·楊教之齊安任》3310)這里以“雪堂”代稱蘇軾。全句用蘇軾稱賞朱教授事以切題。
上一篇:典故《雪后園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雪堂壬戌》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