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論·劉基
清初著名詩文家。字伯溫。浙江青田人。他少年穎悟,勤奮好學。元末進士,先后任過高安丞、江浙儒學副提舉等職。后因事棄官,回歸故里,著《郁離子》以明志。元至正二十年為朱元璋所召,后成為開國功臣,封誠意伯,官至御史中丞。因受胡惟庸陷害,被朱元璋猜疑,奪其祿,憂憤而死。著有《誠意伯文集》。他對明代開國之初的典章制度、各項施政規劃,多所建樹。他也是一位儒者,在文學理論上強調文學的教化作用,認為應當“美刺風戒,莫不有裨于世教”(《照玄上人詩集序》)。他提倡“師古”,主張恢復漢、唐時期的文學傳統,推崇司馬遷、李白、杜甫、柳宗元、韓愈等人。他的理論對糾正明初文壇上的纖麗文風起了積極的作用。其詩以樂府和古體詩成就最高。早期詩歌反映了元末明初動蕩的社會現實,同情人民的疾苦,如《畦桑詞》。他的律詩也有不少佳作。劉基長詩文,以散文成就最突出。他的文章多是痛陳時弊,諷刺現實之作。他早期著作《郁離子》是一部寓言體散文,博奧精深,富有哲理,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腐敗和貪婪,對人民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后期寫的散文小品,銳利深刻,清晰明快,如《賣柑者言》借賣柑者之言揭露了封建官吏“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腐朽本質。構思精巧,遒勁通脫,文筆簡練,含義深刻。他的一些抒情之作,則流露出豪杰氣概,在元末明初的詩歌中較為少見。
上一篇:古代典籍·列子
下一篇:醫學·劉涓子鬼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