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兩漢·太史公自序》簡析
司馬遷著。本篇置于《史記》卷末,在《貨殖列傳》之后,標為“第七十”。該文既是《史記》的序文,又是司馬遷自作的列傳。文章先追考自己的先世為周之太史,并寫父親太史令司馬談生平以及他對儒,墨等六家的評價。接著寫自己少年時讀書和二十以后足跡遍及南北的情況;寫父親臨終囑咐他必當史官,完成其未竟之志,以及他接受遺囑時的懇切之情和繼任太史令的經過。然后轉入文章的核心部分:先寫決心以繼任孔子的事業為己任,并高度評價《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撥亂世,反之正”的歷史作用,這實際上也是闡發自己寫《史記》的宗旨;次寫在寫作過程中遭受李陵事件的慘禍,但決心以古圣賢為榜樣,忍辱負重,發憤著書,終于完成了這部空前的巨構。文章最后部分分條敘述《史記》一百三十篇各自的寫作本意,說明這部書是在廣泛收集天下“遺文古事”和“放失舊聞”的基礎上寫成的,名為《太史公書》。這篇序言是研究司馬遷生平、思想和史學觀點的極為珍貴的史料,與《報任安書》并稱。全文結構宏大,氣勢雄渾。《史記》全書的大綱細目,粲然明白。加之文辭高古莊重,感情悲愴真摯,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
上一篇:《散文·先秦·天論》簡析
下一篇:《散文·夾縫評論》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