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雍 陶
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注釋]
君山:在洞庭湖中。翠:言山色淡綠。碧:謂水色深綠如碧。
[鑒賞導示]
雍陶,晚唐詩人。其詩多旅游之作,律詩語言精練,工于對仗。小詩頗多佳作,淡語中自有深致。本詩為他的代表之作。
[鑒賞]
這首詩,詩人抓住洞庭湖湖光山色互相映襯的特點,馳騁想象,做出了別出心裁的構思和精巧的安排。
本篇旨在贊美君山,詩人舍形取神,選擇了水中虛影和人的幻覺兩個“透視點”,并緊扣這兩點組織筆墨。首二句的中心是寫君山在湖中的投影,寫山影則突出“沉沉”。“煙波不動”,湖面風平浪靜,是“沉沉”的條件,“碧色”的湖水與“翠色”的山影相比較,具體化了“沉沉”的形象。這樣雖未正面寫出,卻借君山的投影,透視了它清翠靜美的風姿。三、四句,用表示幻覺的“疑”字領起,引入關于君山的美麗神話,用巧妙的比喻,賦予了君山靈潤秀美之氣。詩人將湘君、湘夫人的神話傳說融于寫景之中,據此猜想君山可能是水中仙女梳洗之處。在此基礎上,又把蒼翠的君山比作仙女畫眉用的螺形黛墨,把明凈的洞庭湖比作鏡子。“螺形”、“青黛”,分別暗喻君山的形狀和顏色;“鏡中心”三字,暗喻君山位于洞庭湖中。這些比擬,不僅再現了君山的形色和位置,而且透露了它蘊含的風采和迷人的魅力。
[鑒賞要點]
[1]名句:“一螺青黛鏡中心。”[2]想象豐富。[3]采用比擬寫景,形象鮮明。
上一篇:《[唐]李 白·靜夜思》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常 建·題破山寺后禪院》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