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要離
【出典】 東漢·趙曄《吳越春秋》卷四《闔閭內傳》:“子胥乃見要離曰:‘吳王聞子高義,惟一臨之。’乃與子胥見吳王。……要離即進曰:‘大王患慶忌乎?臣能殺之。’……要離乃詐得罪,出奔,吳王乃取其妻子焚棄于市。要離乃奔諸侯……如衛,求見慶忌。見曰:‘闔閭無道,王之所知。今戮吾妻子,焚之于市,無罪見誅。吳國之事,吾知其情,愿因王子之勇,闔閭可得也。何不與我東之于吳?’慶忌信其謀,后三月,揀練士卒,遂之吳。將渡江,于中流,要離力微,坐于上風,因風勢,以矛鉤其冠,順風而刺慶忌。慶忌顧而揮之,三捽其頭于水中,乃加于膝上,曰:‘嘻嘻哉!天下之勇士也!乃敢加兵刃于我。’……于是慶忌死。……要離渡至江陵……乃自斷手足,伏劍而死。”
【釋義】 要離是春秋時候的勇士,他曾應吳王闔閭的要求,以計刺殺具有“萬人莫當”之勇的慶忌。后遂用為勇士的典故。
【例句】 ①自古男兒,可人心事,惆悵要離招不回。(陳人杰《沁園春·吳門懷古》3080)這里舉以感慨今無智勇雙全的人才,亦以切吳門之題。②一邱封了要離,問世上男兒今有誰。(陳人杰《沁園春·送宗人景召游姑蘇》3082)這里說要離死后,世上便沒有真正的男兒了,是感慨之辭。
上一篇:典故《藥翻綸省》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要言妙道》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