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飛鏡
【出典】 唐·李白《古朗月行》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見《全唐詩》卷一六三)又,《渡荊門送別》詩:“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見《全唐詩》卷一七四)又,《把酒問月》詩:“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見《全唐詩》卷一七九)
【釋義】 李白詩喜歡以天空飛鏡比喻月亮。宋人沿用入詞。
【例句】 ①青煙羃處,碧海飛金鏡。(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此絕筆之詞也》582)這里用“飛金鏡”喻指中秋圓月。參見“一輪金鏡”條。②掃長空、萬里靜無云,飛鏡上天東。(向子諲《八聲甘州·丙寅中秋對月》953)這里用“飛鏡”詠中秋之月。③一輪秋影轉(zhuǎn)金波,飛鏡又重磨。(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為呂叔潛賦》1927)這里用“飛鏡”喻指中秋圓月。④碧虛飛上圓明鏡。(陳著《踏莎行·中秋》3053)這里用飛上天的圓鏡詠中秋之月。⑤飛一鏡秋冷,列屏天遠,雞聲人語半郊邑。(劉之才《蘭陵王·賦胡伯雨別業(yè)》3070)這里用以詠秋空朗月。
上一篇:典故《飛近蛾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飛魂招楚些》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