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依劉
【出典】 《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王粲……年十七,司徒辟,詔除黃門侍郎,以西京擾亂,皆不就。乃之荊州依劉表。表以粲貌寢而體弱通侻,不甚重也。”
【釋義】 東漢末年,中原戰(zhàn)亂,文學(xué)家王粲投奔荊州刺史劉表找尋出路,但沒有受到重視。后多用“依劉”典詠地方長官的幕賓。
【例句】 ①賴有平生知己地,全勝末路依劉表。(丘崈《滿江紅·和范石湖》1739)這里以王粲依投劉表事為襯托,對自己有范成大這樣的可依靠的知己感到欣慰。②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何處依劉客,寂寞賦登樓。(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落日古城角]1950)這里的“依劉客”指王粲,借以自喻。意為自己如同王粲一樣,作賦以抒寫自己壯志未酬的苦悶。③幸依劉,空頌魯,阻稱觥。遙瞻快倚樓上,一點(diǎn)壽星明。(祖吳《水調(diào)歌頭·壽建陽劉宰》2852)這里用“依劉”典,表示自己是“建陽劉宰”的幕僚。用此典正切“劉宰”之姓。④問舊日王郎,依劉有地,何事賦幽憤。(陳策《摸魚兒·仲宣樓賦》2866)此篇為重修仲宣樓落成而作,故用“依劉”典。意為王粲在依劉表時(shí)感士不遇寫下了《登樓賦》以抒幽憤,但此時(shí)他不是有所依靠,不愁衣食嗎?作者時(shí)為荊州閫帥幕賓,借此表示自己身有所依的心情。
上一篇:典故《依依種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依稀似曲》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