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石谷畫冊玉簪·蔣士銓
低叢大葉翠離離,白玉搔頭放幾枝。
分付涼風勤約束,不宜開到十分時。
這是一首題畫佳作,其妙處在,不即不離,融畫意、詩情、理趣于一爐。
詩的開頭兩句描繪王石谷所畫玉簪花的形象。第一句狀花葉,第二句寫花蕊。狀花葉連下三語:“低叢”、“大葉”、“翠離離”,既將梢頭潔白的花蕊襯托得更加美麗,又顯示出畫家筆下之花的勃勃生機。寫花蕊略分兩層:“白玉搔頭”是含苞未放之蕊,“放幾枝”則指正開之花。郭沫若曾這樣描述玉簪的開花情況:“乳白的花簪聚插在碧玉梢頭,一花謝了,一花又開,晝夜不休。”(《百花齊放·玉簪花》)王石谷所畫的玉簪多為含苞未放之蕊,正開之花亦僅“幾枝”,如此下筆,正表現了畫家獨特的審美感受:玉簪之美不僅因為她的潔白和清香,更在于她的生氣;含苞待放,幾枝初開,既展示了潔白,散發出清香,又生氣遠出,生命力極強,因而是此花最美的時刻。作為畫作的鑒賞者,詩人深會畫家的審美情趣和匠心,因此,當他用詩的語言再現畫作的意境時,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畫家筆下玉簪花形象的喜愛和贊美之情。這一點,只要我們細吟詩句,自會感受得到。
詩的三四兩句就畫中之花生發,抒寫詩人的哲學和美學見解。先用擬人的手法,富有趣味的語言寫出了觀賞畫作后產生的心理活動:得趕緊吩咐涼風,對玉簪梢頭之花勤加約束。為什么呢?“不宜開到十分時”。結句的作答明白如話,卻蘊含了十分深刻的哲理:花兒開到十分之時,正是她生命行將結束之時;“盛極必衰”,世間一切事物莫不皆然。結句的作答又蘊含了詩人這樣的美學觀點:美的本質是事物內部的生氣貫注,當花兒開到十分之時,她的生氣行將耗盡,跟著而來的便是枯萎、凋謝,她的美也就隨之消失。正因為如此,所以才趕緊“分付涼風勤約束”。詩人愛美、惜美之心態躍然于紙上。杜甫在《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中寫道:“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兩位詩人造語有異,而所言之理和所抒之情則是相同的。
上一篇:題息夫人廟·鄧漢儀
下一篇:聽朱樂隆歌·吳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