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
條風布暖,霏霧弄晴,池臺遍滿春色。正是夜堂無月,沉沉暗寒食。梁間燕,前社客,似笑我、閉門愁寂。亂花過、隔院蕓香,滿地狼藉。
長記那回時,邂逅相逢,郊外駐油壁。又見漢宮傳燭,飛煙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強載酒、細尋前跡。市橋遠、柳下人家,猶自相識。
【注釋】
條風:春風。又與“調風”諧音,指風調雨順。蕓香:指亂花之香氣。蕓是一種香草。油壁:車壁以油飾之,稱為油壁車。蘇小小詩:“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漢宮傳燭:韓翃《寒食》詩有:“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五侯:漢桓帝封單超新豐侯,徐璜武原侯,貝瓊東武侯,左悺蔡侯,唐衡漁陽侯,世稱五侯。
【鑒賞】
此是一首懷人之作。調取名《應天長》,南宋陳元龍注于調名下引《老子》“天長地久”及《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二語,蓋是。此詞是作者在寒食節時所作。
上闋寫“閉門愁寂”的情景。起筆三句描寫寒食節白天的情景。春風送來溫暖,早晨到處彌漫的濃霧,預示著是一個好天氣,“弄”字用了擬人手法,顯得活潑有生氣;池塘水綠草青,到處充滿了生機,一切都春意盎然。接下來兩句,筆鋒一轉點明此詞寫作時間,正是寒食節晚上,沒有月光的照耀,到處
是陰沉沉的。“沉沉”既是夜色寫照,也是作者心情寫照。起筆三句與此兩句氛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加反襯出寒食節昏暗冷清的情景,暗示了作者愁緒滿懷的孤寂心情,定下了全詞基調。“梁間燕”三句寫燕子已歸來,站在梁上好像在笑我閉門不出,孤寂愁苦。“閉門愁寂”是上闋主旨,不直接抒寫,卻從燕子之眼反觀,更突出孤寂與苦悶之沉重。結尾兩句寫亂花飛過,到處充滿了花香,本來很美,但又寫落花滿地,到處一片狼藉,則又讓人生悲。聞香見殘花,不禁想起伊人,為下闋作了鋪墊。
下闋懷人。睹景生情,起頭三句回憶起那年寒食節和伊人在郊外不期而遇的美好情景,同時與今年寒食節形影相吊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今日之孤寂愁苦。以下寫故地重游情景。“又見”兩句寫再一次見到漢宮傳燭、飛煙散入五侯宅的景象,暗含了物事人非的沉重感嘆。“青青草”四句寫如今春草繁茂,當年舊路已被迷失在萋萋芳草中,明知人事已異,我還是攜酒以游、仔細搜尋,想找回初識之地的一點蹤跡。只見遠處市橋邊柳樹旁的一戶人家,那是我和伊人舊時相識的地方。今昔對比,物事人非。景物依舊,人卻不知何在的無限傷感,“細尋前跡”的結果是更加勾起懷人情思。
時空錯綜交織與意脈的變化莫測,是此詞的重大特色。
上一篇:李重元《憶王孫·春詞》宋詞賞析
下一篇:葉夢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譽、才卿置酒來禽花下作》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