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成材
(清)嚴復
【原文】
我近來因不與外事,得有時日多看西書,覺世間惟有此種是真實事業,必通之后而后有以知天地之所以位[1]、萬物之所以化育[2],而治國明民之道,皆舍之莫由。但西人篤實[3],不尚夸張,而中國人非深通其文字者,又欲知無由,所以莫復尚之也。且其學絕馴[4]實,不可頓悟[5],必層累階級[6],而后有以通其微[7]。及其既通,則八面受敵[8],無施不可。以中國之糟粕方[9]之,雖其間偶有所明,而散總[10]之異、純雜[11]之分、真偽之判[12],真不可同日而語也。近讀其論《教訓幼稚》一書,言人欲為有用之人,必須表里心身并治,不宜有偏。又欲為學,自十四至二十間絕不可間斷;若其間斷,則腦脈漸痼[13],后來思路定必不靈,且妻子仕官財利之事一誘其外,則于學問終身門外漢矣。學既不明,則后來遇惑不解,聽熒則妄[14],而施之行事,所謂生心[15]窘政,受病必多,而其人之用少矣。
【注釋】
[1]位:作形成解。
[2]化育:作生長規律解。
[3]篤實:忠厚老實。
[4]馴:順服,漸進。
[5]頓悟:佛教稱直聞大乘,行大法不離此生,即得解脫,即證佛果為頓悟。
[6]層累:層層積累。階級:一級級向上,此處指循序漸進。
[7]微:幽深精妙。此處指中心思想。
[8]八面受敵:指面臨來自各方面的攻擊、責難。
[9]方:比擬。
[10]散:散漫;紛亂。總:條理;歸納。
[11]純:純粹。雜:龐雜。
[12]判:區別。
[13]痼:久病痼疾。
[14]聽熒:疑惑不明。妄:荒誕。
[15]生心:有不同的想法和志向。
上一篇:《諸侯章》古代勵志家訓
下一篇:《諫諍章》古代勵志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