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為政》:“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本段是孔子對“怎樣做才能使百姓服從統治”的回答。舉:選拔。直:正直的人。錯:同“措”,安放。這里指罷免。諸:“之于”的合音。枉:邪惡的人。本條兩句:選拔正直的人,罷黜邪惡的人,百姓就服從;選拔邪惡的人,罷黜正直的人,百姓就不服從。
《論語·為政》:“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本段是孔子對“怎樣做才能使百姓服從統治”的回答。舉:選拔。直:正直的人。錯:同“措”,安放。這里指罷免。諸:“之于”的合音。枉:邪惡的人。本條兩句:選拔正直的人,罷黜邪惡的人,百姓就服從;選拔邪惡的人,罷黜正直的人,百姓就不服從。
上一篇:《舉目見日,不見長安.》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久旱逢甘雨.》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