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無大小親躬為
(南宋)呂祖謙
【原文】
溫公[1]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2],迨能背諷乃止[3]。用力多者,其所誦乃終身不忘矣。
發人私書,拆人信物,深為不德。甚者遂至結為仇怨。余得人所附[4]書物,雖至親卑幼者,未嘗輒[5]留,必為附至。及人托于某處問迅干求[6],若事非順理,而己之力不及者,則可至誠而卻之;若己諾之矣,則必須達所欲言,至于聽與不聽,則在其人。凡與賓客對坐,及往人家,見人得親戚書,切不可往觀及注目偷視。若屈膝并坐,目力可及,則斂身而退,候其收書,方復進以續前話。若其人置書幾上,亦不可取觀,須俟其人云:“足下可觀”,方可一看。若書中說事無大小,以至戲謔之語,皆不可于他處復說。
凡借人書冊器用,茍得己者,則不須借,若不獲己,則須愛護過于己物。看用才畢,即便歸還,切不可以借為名,意在沒納,及不加愛惜,至有損壞。大率豪氣[7]者于己物多不顧惜,借人物豈可亦如此?此非用豪氣之所,乃無德之一端[8]也。
凡與人同坐,夏則己擇涼處,冬則己擇暖處;及與人共食,多取先取,皆無德之一端也。
文正范公[9]子純仁娶婦將歸,傳聞以羅為帷幔者[10],公聞之不悅,曰:“羅綺豈帷幔之物耶?吾家素清儉,安[11]得亂吾家法?持至吾家,當火于庭。”
韓公[12]為陜西招討時,尹師魯與夏英公不相與[13]。師魯于公處即論英公事,英公于公處亦論師魯,公皆納之,不形于言,遂無事。不然不靜矣。
【注釋】
[1]溫公:指司馬光。司馬光死后,追封為溫國公。
[2]下帷絕編:到住所后不停地反復翻閱書本。
[3]迨:等到。諷:誦讀。
[4]附:捎。
[5]輒:就。
[6]問迅:迅,通訊。即問訊。干求:求取。
[7]大率:大概。豪氣:氣魄沖天。
[8]端:一個方面。
[9]文正范公:指范仲淹。范仲淹,謚“文正”。
[10]羅:質地稀疏的絲織品。帷幔:帷幕。
[11]安:哪里。
[12]韓公:指韓琦。仁宗時,韓琦曾任陜西經略招討使,與范仲淹聯合率兵抵御西夏。
[13]尹師魯:指尹洙。尹沫,字師魯。夏英公:指夏竦。夏竦,曾封英國公。
上一篇:《事君章》古代勵志家訓
下一篇:《五儀解 錄一則》古代勵志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