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書是良田,傳世莫嫌無厚產;仁為安宅,居家何必構高堂。
【譯注】
知識學問就是傳世的良田厚產;心懷仁義比居住高樓大廈更能讓人安心生活。
輯自《古黟楹聯》。
【感悟】
徽商即儒商。儒家認為,人性本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也就是說,良知人人都有,良知是人與生俱來的天賦本能,是人區別于動物的主要特征,也是人生命的真正價值所在。徽商在自己的經商實踐中,能夠在特殊而又復雜的社會環境中,通過切實感受和親身體會,領悟到儒家思想對于人生的重要指導意義,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尤其是要在儒家崇尚的仁義與商人追逐的利益之間平衡好關系,可謂是難乎其難。
【故事鏈接】
吳瓶庵,名傳鼎,字雨岑,清代順治年間休寧人,僑居江蘇。吳瓶庵小時因父母雙亡而輟學,長大后自學成才,喜歡結交文士,對賢人隱君子尤其敬重。在蘇州人們都叫他“瓶庵”,據說這是形容他像瓶子一樣口小腹大,既修口又能容人,所以士人君子們都樂于與他往來。連蘇州當地一些販夫走卒都說吳瓶庵是仁厚長者。吳瓶庵還生就一副好心腸,別人有了急事困難,吳瓶庵都愿意鼎力相助。對于老無所歸的窮朋友,吳瓶庵真誠地說:“我為你養老送終”。
有一次,吳瓶庵租用一艘小船,等到用完付錢時,船夫就告訴他按照慣例收費。吳瓶庵說:“米價現在都這么貴,你收這么一點錢怎么能夠養家糊口!”于是加倍給船夫錢。
【延伸閱讀】
《三國演義》第六十四回《龐士元議取西蜀》一節中,有一段劉備與龐統的對話,玄德曰:“今與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義于天下,吾不忍也。”這段話可以概括為劉備的為政為人之道。
這一點也突出表現在劉備與曹操對待西川張松的不同態度上。張松帶著“金珠錦綺進獻之物”,懷揣“西川地理圖本”來拜見曹操,以圖“賣主求榮”,可惜曹操傲慢無禮,見張松“人物猥瑣”又“語言沖撞”,便“令亂棒打出”。而劉備對張松遠接遠送、以禮款待,他的誠意終于感動了張松,換取西川軍事地圖,為勝利奪取西川之戰打下了基礎。
上一篇:《前世無財當過客,今生愛字未為貧》原文翻譯|感想
下一篇:《練達人情皆學問,精明世故即經綸》原文翻譯|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