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點撥·語言描寫名言大全
技法解說
語言描寫是指把描寫對象自己所說的話經過選擇加工,拿來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種寫人方法。常言道:“言為心聲。” 語言描寫就是要通過人物的語言來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老舍說: “人物性格各異,談吐亦殊,人物應該說什么,應該怎么說……說什么固然要緊,怎么說卻更重要,說什么可以泛泛的交代,怎么說卻必須洞悉人物的性格,說出掏心窩子的話來。” 成功的語言描寫,能把人物寫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推動情節發展。
人們運用語言來交流思想時,往往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一種是直截了當,有什么說什么,不轉彎抹角。這種人嘴里說出來的就是心里所想的,語言和思想是一致的。如法國作家雨果《 “諾曼底” 號遇難記》 寫船長哈爾威對大副說: “哪個男人膽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 這句話堅決有力,毫不遮掩,表現了船長在海難來臨時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可貴品質。
另一種是含而不露,深沉曲折,欲說還休。這種人說出的話需要仔細揣摩,細心體味,才能知道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如現代作家孫犁《荷花淀》 寫女人們想念參軍的丈夫,很想去部隊駐地探望,但嘴上卻說: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 “我本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 這些語言委婉曲折,生動地展現了小媳婦們復雜的心理世界。
還有一種是正話反說,或語含譏諷,或喜愛嬌嗔。這是針對特殊對象時說話人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方法,千萬不可從語言的表面上去理解,應當從內容的反面去尋找答案。如《藤野先生》結尾寫道: “于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為 ‘正人君子’ 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這里的 “正人君子” 是反語,是諷刺那些為軍閥政客效力的無恥文人。《荷花淀》 寫女人們沒見到自己的丈夫,在心里罵著自家的“狠心賊”,這從感情上看似乎是恨之入骨,其實正相反,是愛之甚切的一種表現。
我們在描寫人物語言時一定要了解人物語言的表達方式,切不可忽視人物語言與思想之間的不同聯系,否則很難把人物寫好。
語言描寫如果運用恰當,能生動反映出人物的個性特征、身份地位,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如魯迅在《孔乙己》 中寫孔乙己偷書被打,受到人們嘲笑時說:“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竊書不能算偷……竊書! ……讀書人的事,能算偷嗎?” 這些語言描寫在我們面前生動地展示了一個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而窮苦潦倒、善良迂腐的讀書人形象,使人 “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再如《水滸傳》 里寫到三個綠林好漢: 柴進、魯智深、李逵,他們都渴望見到江湖上有名的 “及時雨” 宋江。好不容易見到后,柴進說的是:“大慰平生之念,多幸多幸。” 魯智深說的是: “多聞阿哥大名。” 李逵說的是: “我那爺,你何不早些些個,也叫鐵牛歡喜。” 三句話意思一樣,說法不一樣,就鮮明地顯示了不同的人物身份、不同的性格特點: 柴進是貴族,性格儒雅; 魯智深是下層軍官,性格豪爽; 李逵是無業流民,性格粗率。
在作文中描寫人物的語言并不難,難的是如何描寫得恰如其分,讓語言描寫能很好地配合人物形象的塑造。這就需要我們掌握一些描寫人物語言的方法。
第一,語言描寫要善于取舍。寫人物的語言并非是對人物有話必錄,說什么寫什么,而是要從人物諸多的語言中精選出一些對描寫人物有利的語言材料,寫進自己的文章中去。也就是說,語言描寫也應當圍繞人物形象的塑造來選材。如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中對老葛朗臺的語言描寫非常傳神,看到梳妝匣時,連呼“金子!”騙取了繼承權后,喜不自禁地說: “咱倆了結了”,這才叫“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彌留之際不忘叮囑女兒照看好財產,“到那邊向我報賬!” 一句句,一聲聲,赤裸裸地暴露了他視金如命、愛財成癖、喪盡人情的守財奴性格。所以在語言描寫中,我們努力的目標是寫出人物的個性,其中的難點也正是在于對個性化語言的篩選。
第二,語言描寫要注意抓住特點。人物的性格往往在語言上可以表現出來,即每個人說話總有一些與眾不同的表述方式,我們在描寫人物語言時一定要抓住這些獨具特點的話,這樣我們筆下的人物也就能“活” 起來。如魯迅《故鄉》 中寫楊二嫂的語言: “哈! 這模樣了! 胡子這么長了!” “不認識了么?我還抱過你咧!”一種倚老賣老,故作親熱的語氣。而欲望沒有得到滿足時,馬上就換了一副腔調: “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錢……” 這樣的語言描寫形神畢現,惟妙惟肖,這正是自私、尖刻、貪婪、勢利的楊二嫂獨具的語言。
第三,語言描寫要適當描繪語態和情態。語態是指說話的聲音高低粗細、急速遲緩、流利斷續等狀態。在描寫語言的時候如果能夠兼顧到這些特點,不僅能使語言更具真實感,而且還能很好地表現人物的性格、狀況等。如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先生“大聲朗讀著: ‘鐵如意, 指揮倜儻, 一坐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 千杯未醉嗬
……’”。作者巧妙地運用了 “呢”、“噫”、“嗬” 等語氣詞,生動地描繪了先生讀書時忘情地陶醉于其中的情形,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此外,人物說話時的情態對人物語言描寫也非常重要,它能夠提示讀者注意人物說話時的表情、態度。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中寫母親說話時的情態:“很不痛快地說”、“吞吞吐吐地說”、“突然暴怒起來,說”、“嚇了一跳,直望著我說”,這些情態與人物的語言結合起來,能夠更好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動、豐滿。
描寫人物語言,還要善于選用現實生活中的口語、俗語、歇后語等,使人物語言口語化、生動化、情境化。
總之,語言描寫要生動、簡潔,力忌八股調、學生腔,使語言描寫成為作品的有機部分,為文章主題服務。
例文點評
母與女
梁曉聲
在二○○○年正月十五那一天,母親很晚才回到家里。女兒竟還沒吃晚飯。母親說她也沒吃,母親帶回了一盒元宵,母親說完就煮元宵去了。
一會兒,母親煮好了元宵,盛在兩只碗里,女兒一碗,自己一碗。
女兒呆呆地望著碗,不動筷子。
母親就很奇怪,拿起筷子,困惑地問:“女兒呀,你不餓嗎?”
女兒低聲說了一個字: “餓。”
“既然餓,為什么看著不吃,不愛吃?我記得你是愛吃元宵的啊。”
“媽媽,我怕。”
“怕?”——母親更奇怪了,“怕什么?”
“怕你在元宵里下了毒……”女兒抬起頭,目光定定地望著母親,眼中溢滿了淚。
“你這是說的什么話?”
“媽媽。你把筷子放下吧! 我不想死,我也不愿你死……”
“可我……”
“可我覺得你肯定在元宵里放了毒……”
女兒的眼淚,吧嗒吧嗒掉在桌上,掉往碗里。
母親緩緩放下了筷子,表情一時變得異常嚴肅,她也目光定定地望著女兒問: “女兒,你今天究竟是怎么了? 你頭腦里為什么會產生如此荒唐的想法?”
“媽媽,我今天聽來家里玩的同學講,別的中學有一名女生,和我一樣爸爸也死了,媽媽下崗了。下崗的媽媽就買了一盒元宵,煮時下了毒,結果她自己和她的女兒吃了后,都死了……媽媽我知道你也下崗了; 只不過你裝出每天都去上班了的樣子……媽媽我真的很怕死,也不愿你死……”
女兒說罷,就哭起來了。
而母親則起身走到了女兒身旁; 女兒撲在母親懷里,雙手緊緊摟抱住母親。
母親撫摸著女兒的頭,用特別溫柔的語調說: “好女兒呀,媽媽有多么愛你,你是知道的,媽媽怎么會忍心毒死你呢?媽媽才四十多歲,小時候挨過餓,十六七歲下鄉,整整十年后才返城。結了婚仍沒有屬于自己的房子,你十歲了我們終于有了房子,你爸爸又病了多年……媽媽的命雖苦,可媽媽珍惜自己的命。才不愿死呢! ……”
母親也流淚了。眼淚掉在女兒臉上、手上……
母親又說: “好女兒呀,不錯,媽媽是下崗了,媽媽是一直在瞞著你這件事。媽媽每天早出晚歸,就是去找工作的呀。”
女兒放開了母親,母親就又回到桌子那一邊坐下。女兒仍像剛才那樣目光定定地望著母親,但眼中已充滿了信任。
母親輕言細語地說: “好女兒呀,如果我們要鼓起勇氣生存下去,那么,你就得和媽媽共同接受另一種現實。”
“媽媽,你就說吧。我做好種種心理準備了!”
“我們住的這個兩室的單元房,你爸爸活著時我們不是已經買下了嗎,首先,我們將把它賣了,而且媽媽已找到買主,那么我們就有十幾萬元錢了……”
“可……我們住哪兒呢?”
“我們將一半的錢買一處一居室,另一半錢供你讀書和租門面開家電器維修店,我和另一個男人一起開店。所以你以后不可能再有屬于自己的房間了,你同意嗎?”
“這……我聽媽媽的。”
“在那一間房子里,我們要擺一張雙人的大床……”
“我高興和媽媽睡在一張床上!”
“雙人床上還要想辦法架一張單人床,你將睡上邊的單人床……"
“為什么?為什么要那樣呢,媽媽?雙人床上架一張單人床,看上去多古怪呀!”
“必須那樣,因為,將有一個會維修家用電器的男人和媽媽睡在雙人床上。……”
“媽媽,你可要看準人呀!”
“媽媽都是四十多歲的女人了,不是那么容易被男人的假象欺騙的。”
女兒覺得母親真的是笑了一下,于是自己也笑了一下。
女兒低聲說: “媽媽,咱們吃元宵吧,涼了就不好吃了。”
于是女兒首先拿起了筷子。
“女兒呀,咱們的命運就像這元宵做成的過程一樣,做元宵不是首先得有餡兒嗎?咱們就是元宵餡兒。咱們被放在社會那只大簸箕上搖啊搖啊,漸漸地沾滿江米面兒,一個個元宵就做成了。那就是咱們的命運形成了呀! 咱們不能被搖散了。咱們應該經得起搖,搖散了的餡兒還怎么能滾成元宵呢?只要咱們自己不散,只要咱們本身酸甜酸甜的,咱們的命運也會像元宵一樣,有自己的滋味兒。女兒你說對不對?”
“媽媽呀,你不但說得對,而又比喻得好極了。以后我要把你的話寫進作文里!”
女兒的語調樂觀起來了。
“還吃嗎?”
“媽媽,再給我盛一碗!”
在二○○○年的正月十五,有一個人聽到了這母女二人的全部對話。
那一個人是我們都不大相信存在著的上帝。
上帝被母女二人的相互理解感動了。于是上帝使那個將要介入她們命運的男人的心腸變得更好,性情也變得更溫和。
那么,當然的,他很愛那個女人,也很愛她的女兒……
點評:
文章以寫人物的對話描寫為主,寫母女二人在元宵夜吃元宵前的對話,整個故事由對話而展開。隨著對話的深入,事情的起因、經過和人物的生活經歷逐步展現,人物的性格特征也隨對話而一步步揭示出來。母親的頑強生活以及對女兒的舐犢之情和女兒熱愛生活以及對母親的依戀信賴,再加上對后來生活的預示,給人們以積極向上的啟迪和心靈的震撼。
好個知心朋友
劉 墉
“可是我菜都買好了……好吧! 謝謝……再……” 小英的“再見” 還沒說完,對方已經掛了電話。許久,許久,她呆坐著,電話還在手里,發著嗚嗚的聲響,在這個已經空了的辦公室里,顯得格外刺耳。
“有什么不開心的事?” 一只手伸過來,幫她掛上了電話,抬頭,是新來的唐小姐。
“沒什么事。” 她扯了扯嘴角,“你怎么還沒走?”
“急什么?有什么事等我回家辦?家又不像個家。還不如在辦公室,覺得充實些。”
小英抬抬眼角,看了看這位已近中年的女人,大家都說她不好惹,可是,她卻看到一種落寞感,一種和自己相似的落寞。看到別人也有的落寞,倒使小英放松了,甩甩頭發,一笑:
“要不要一塊兒出去吃晚飯,我請客!”
沒人知道今天是小英的生日,除了 “他”。當然! 現在又多了個她——唐小姐。
一直到喝咖啡,她才說今天是自己的生日。
沒想到,唐小姐一點也沒驚訝,只是淡淡一笑: “我的生日,也常是這樣過的。他,總有事,總是突然打個電話說抱歉,害得我對著一桌做好的菜和插好的蠟燭掉眼淚……唉! 有什么辦法?跟別人分……”
小英愣了。赫然發現,眼前這位唐小姐,竟像是一面鏡子,立在眼前,讓她看到自己。
忍不住的淚水,突然一串串地滾下來。趕緊拿餐巾去擋,還是被唐小姐看見,焦急又關心地問:
“你怎么了?什么事讓你傷心,難道……”
小英的心防崩潰了,多少年來,從不曾對人傾吐的秘密,如同滾下的淚水般,全涌了出來。
說完了,已是深夜,唐小姐開車,送她到家門口,這也是小英從沒經歷過的。不管多熟的同事,她都不曾把人帶回家,這是她和“他”的秘密,不能讓人知道。
但是,今天,不! 今夜,她覺得好輕松,覺得終于遇到一個跟她有著同樣痛苦、同樣煎熬的人。發覺自己不再孤獨。
唐小姐一夕之間,成為她最要好的朋友。只是,她不了解,為什么其他同事,漸漸對她露出奇怪的眼光。有時候,桌上的電話才響,她感覺到,幾十雙眼睛都在看她。
終于有一天,馬小姐偷偷對她說:
“你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其實,你不該講,大家同事六七年,你都沒說,為什么唐小姐才來,你就告訴了她呢? 那又是個大嘴巴,到處吹牛,說她知道你的私事。”
“可是她,她也一樣……”
“她也一樣什么?跟你一樣愛上了有婦之夫?那才是笑話呢!她今年初才結的婚!”
小英忍不住地沖到唐小姐面前,低聲狠狠地問: “你為什么把我的事跟別人說? 你明明才結婚,又為什么要騙我?”
唐小姐緩緩地偏過頭來。
“哎呀! 交朋友嘛! 我看你好傷心,八成是那么回事,編個故事讓你舒服點。” 又是淡淡一笑: “何況,我不編那個故事,你也不會告訴我你的故事啊!”
點評:
本文主要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和神態的描寫,塑造了一個虛偽、陰險、無聊的人的形象。她為了騙得小英心中的秘密,故意裝得感同身受,“我的生日,也常是這樣過的”,當我們聽到她故作傷感地時斷時續的身世陳述,心中頓涌厭惡之感。當小英顯得很激動時,她又故作關切,虛偽之貌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從文中我們知道了生活中除了美好的事物外,還有很多丑惡的東西,總有些人有窺探別人隱私的癖好,對于這些人的及時有力的揭露,可以使大家認清其真實面貌。
文章情節跌宕,選材新巧,語言瀟灑自如,可讀性較強。
文題演練
一、請以《溝通》 為題目作文。
要求:
1. 寫出真情實感,文體不限。
2. 卷面整潔。
3. 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撥:
寫作時一定要把握住“溝通” 的含義。從小處寫,可以講述同學之間通過坦誠相待,消除彼此間的誤會,可以講述與家人之間通過靜心交流,填充年齡間的代溝,實現零距離接觸。從大處寫,可以敘述古代鄭和下西洋,張騫出使西域,鑒真東流,玄奘西游,也可以寫當今世界援非小組的文化溝通,歐盟保持一個聲音說話的經濟溝通等等。從創新角度來看,分解“溝” 與“通”,詮釋其本意,寫大禹治水,寫網絡都是一個很好的寫作角度。若選擇寫一篇記敘文,在采用其他描寫方法的基礎上,可著力采用個性化的語言來塑造人物形象,鮮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
二、請以 “考試” 為話題作文。
要求:
1. 感情真摯,思想健康向上。
2. 不限文體。
3. 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撥:
同學們在上學期間經歷過各種各樣的考試,要是選擇考場上解答考題的材料來寫就太一般化了,你可以寫如何面對現實生活中的考題,也可以寫成長道路上的考題,還可以選擇心路歷程的考題。總之,要選擇廣義上的考題來寫。圍繞這一話題,要聯系社會、生活的實際來構思,談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如在勝利的榮譽與失敗的責任面前作出抉擇,在困難面前是知難而進還是退避三舍,這些都是一道道必須作出答復的 “考題”。若你選擇寫一篇記敘文,可著力采用語言描寫,使用時,必須符合人物的心理狀態和語言環境,與其他描寫手段結合起來,使人物語言更加生動逼真。
佳作展示
溝 通
一考生
黃老漢種了一輩子的地,沒想到竟然也培養出了一個當局長的兒子。
兒子在縣城工作,又忙,一年中難得回家一趟。
這年中秋,又恰逢黃老漢生日,于是局長兒子百忙之中偷閑趕回老家為黃老漢祝壽。
爺兒倆吃完飯,就坐在院子里葡萄架下聊了起來。兒子端起茶杯說: “爸,咱倆好長時間沒在一起……” “別叫 ‘爸’,聽著耳生,叫 ‘爹’!” 兒子的臉陰了一下,但馬上又恢復了正常。“爹,咱爺兒倆好久沒在一起說說話了。今晚上,咱爺兒倆就說點掏心窩子的話,溝通溝通。”
黃老漢點燃煙桿子,默默地聽著。
于是兒子問道: “爹,你這一輩子最高興、最幸福的事是在什么時候?”
黃老漢把煙桿子一放說: “嗯,那得算糧食大豐收的時候。”
“爹,這叫空話、大話、套話,當農民的誰不希望糧食大豐收。”
“那,兒子,你什么時候最幸福、最高興呢?” 黃老漢反問。
兒子答道: “爹,我這輩子最幸福、最高興的時候嘛,就是下屬給我匯報工作情況時。”
黃老漢又點燃煙桿子,吧嗒吧嗒抽了幾口后說: “那有什么可高興的,一個人坐著,聽一群人在哪里嘰里呱啦講個不停。”
兒子馬上接口道: “哪里啊,他們都是揀我喜歡聽的話,只要他們稍一講錯,那我就敲敲桌子,碰碰茶杯或 ‘唉’ 一聲什么的,他們就不敢說下去了。”
黃老漢把煙桿子放在石凳上,使勁敲了兩下。兒子問: “爹,你咋了?生氣了?我沒惹您老人家呀?”
黃老漢接口道: “小子,你爹剛才說得不好,現在我重說。我這一輩子最高興、最幸福的事,就是有你這個第一位成為村里的大學生的兒子,而現在你卻使我失望,你沒當幾年官,官氣倒長了不少,真沒想到……”
說完,黃老漢站起來要回里屋。突然,黃局長激動地站起來,厲聲喝道: “同志,你這是什么態度?我還沒說散會呢!”
點評:
文章主題明確,用小小說的筆調,鮮明地表達了黃老漢和兒子之間對“幸福·高興” 存在無法溝通的看法,作者關注現實,針砭時弊,新意迭出。文章在人物對話和神態描寫方面具體形象,入木三分,語言簡練,行文流暢。
考試心態錄
李佳琪
“丁零零——”下課鈴響了。數學老師一聲令下: “收卷!”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學立即飛也似的卷走了試卷。
試卷剛被收走,小A就轉身問坐在后排的小B: “最后一道解答題的答案是多少?”
一向自詡為數學通的小B悠悠地說: “40。”
這句分貝并不高的話,不知有何神效,竟然使本來安安靜靜的教室立即沸騰起來。很快,小B周圍圍起了一群人。
“真的?40?”
“我怎么是45?”
“這種玩笑可開不得,到底是多少?”
一串串的問題頓時涌向小B,這倒使小B有些手足無措了:“我也不清楚,好像是40。”
“40! 慘了,這題8分呢!”
“就是啊,又要 ‘開紅燈’ 了!”
于是,同學們三五成群,手中拿著各自的草稿紙,一題一題對著。時而冒出一句 “噢! 我對了!”時而又傳出一聲 “唉,又錯了。” 真是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終于,挨到了下午。數學課前,同學們不約而同地涌向數學課代表小B,一串串的問題又鋪天蓋地地向他襲來。“數學老師心情怎么樣?你見他臉色怎樣?” 小C在一旁擔憂地問。
“是不是咱們又考砸了?”
“慘了,又得挨一頓臭罵了。” 小D一邊耷拉著頭,一邊悻悻地走開了。
“不會吧,吃飯時,我看見數學老師臉上笑瞇瞇的。”
“真的嗎?”
“唉,管它呢,只能聽天由命了吧!”小E不禁仰天長嘆。
“丁零零——”上課鈴聲打斷了同學們的議論。全班同學幾乎同時把頭轉向門口,心里不知默念了多少遍“上帝保佑”、“阿彌陀佛”。
隨著腳步聲的臨近,同學們的心也仿佛提了起來。只見數學老師面無表情地走進教室,也就是說,從他的臉上看不出是喜還是憂。大家稍稍放了放提著的心,然后目光又“唰” 的一下聚集到他的手上——一本數學書,一本備課筆記,卻沒有卷子。“哇!卷子還沒批好。”有人輕輕地說了句。大家的心終于落下了。
教室里原先的緊張氣氛一掃而光,大家的臉上又恢復了以往的平靜——不過,過不了多久,測驗考試的結果肯定會再掀波瀾。
瞧,這就是考試帶來的喜與憂。
點評:
本文突出的特點是人物語言的描寫。小作者以一次數學測驗后,同學們對答案、猜測測驗情況為內容,通過同學間的對話,特別是對同學們不知做對做錯而戰戰兢兢的描寫,生動地展現了學校生活,讀來使人感覺真實自然。文章語言描寫簡潔明快,流暢自然。
上一篇:《肖像描寫·唇齒》寫人作文寫作技巧
下一篇:《技巧點撥·心理描寫》寫人作文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