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點撥·寫人物群像名言大全
技法解說
寫一群人,比寫一個人、兩個人復雜。復雜就復雜在要通過對材料的藝術組織,成功地將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從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所以,群像是指品質、身份、經歷等有共同點的幾個或一群人物形象。妙寫群像法就是巧妙地寫好一群人物的方法。
那么,怎樣對材料進行優化組合,才能達到妙寫人物群像的目的呢?
第一,巧設“文眼”。文眼就是指文章構思的凝聚點,掌握著文章的開合變化。它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局的角色,例如在《同學寫真》 中,作者反映了多個人物的形象: 盡職盡責的班長,調皮、聰明、可愛的 “跳蚤”,阿國頭、李煒的坦率、魯莽,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怎么將他們有機和諧地組織起來呢? “辯論會” 就是全篇文眼。人物被“辯論” 這個“粘合劑” 凝聚了。
第二,抓住黏合各個人物的線索。寫一群人物,既不能逐個細致刻畫,使文章臃腫累贅,又不能僅作一般介紹,讓人無從獲得具體形象,因此,尋找一根串聯各個人物的線索是必不可少的。或以事為線索,或以物為線索,或以情為線索,這樣就能做到多而不亂,雜而有序。例如 《親愛的紡織姑娘》,文章出現了眾多人物,這些人都有一顆善良美好的心靈,通過“我” 與他們的 “交往” 這一線索串聯起來,融為一體。
第三,分清主次,以次襯主。寫人物群像,是不是每個人在文章中所占據的位置都一樣呢?不是的。俗話說: “紅花需要綠葉襯,綠葉襯花花更紅。” 在一群人中,有的在文章中擔任主角,有的擔任配角,誰主誰次,是根據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決定的。次要人物多是陪襯主要人物的。例如在《同學寫真》 中,為了有效地表達中心思想,作者著重寫了班長和調皮蛋“跳蚤”,前者是學習認真,成績突出的女生典型,后者是一心“偷懶” 的男同學典型。其余人物如“黃毛” 等,只是簡筆勾勒,作為陪襯。至于其他同學,只是順手拈來,點到為止。如此處理,就顯得重點突出。
第四,可采用多種表現手法,有時需要采用明與暗,正面與側面交錯的寫法,這樣可做到突出重點,節省筆墨。
例文點評
恰同學少年
黃蓓佳
“少年” 只是一種提法,其實那時候我們都不再年輕,拎著簡單的行囊跨進北大校門時,有的二十出頭,有的卻已經三十掛零,兩鬢有了一根兩根的白發。
“少年” 這個詞不該單指年齡,它更多的是說一種心態,一種極致——生命力無憂無慮的張揚,自由自在的張揚。大學時代是真正的少年時代,生命之花在那時候開得蓬蓬勃勃,恣意汪洋,絕不會想到蓬勃過后還有筋疲力盡的萎謝。
我曾經擁有一把單人宿舍的鑰匙,逃課的時候我躲在這間宿舍里寫小說。后來小屋被我的一幫熱愛從政的同學看中,他們三天兩頭的邀齊了到我的小屋聚會。有時候我坐著靜聽他們的高談闊論,更多的時候我備好茶水,掩上門,讓他們熱氣騰騰造出一屋子的煙霧。我記得有一回我們談論過畢業后集體要求去青海的事,我們熱烈盼望著開墾那片不毛之地,像從前美國人開發西部。雖然一切都只是紙上談兵,但是我至今相信,如果當時有人站出來振臂一呼,我們是會熱血沸騰齊聲響應的。少年時代不就是渴望冒險、渴望奇跡、渴望著萬里馳騁的壯舉嗎?
又記起了北大操場上那一片無垠的月光,我和我的朋友們在月光下散步。三四個雄心勃勃的男同學,夾著我一個迷醉于文學的女孩子,陣容頗有點奇特。他們的話題始終帶有鐵血兵刃的悲壯,卻總是在我的無邊幻想中被裹進一團潤濕的海綿。我們沿操場一圈圈走著,長長的身影時而在前時而在后,時而合為動蕩的一片。那時候我們的心里,翻卷著的只有崇高,只有浪漫,還有揮之不去的月光下的詩意。
很多年過去了。真的是很多年。我們那一群同學中,職務最高的已經做到了中央首長那一級人物,我常常在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節目中看見他恭坐在主席臺上發表講話。大約我們在彼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緣故,這么多年中我從來沒有機會再見過他,不知道他是否還記得那間煙霧騰騰的女生樓里的小屋? 我的另一個同學,曾經意氣風發過一陣子,畢業后我見過他兩次,他目光閃閃大講特講他的從政方案,他對自己所領導的文化工作的展望。他激情如火,走在他身邊時能感受到炙熱的烘烤。我覺得他身上有一種幾乎是孩童的天真。我對他說: “你是個悲劇人物。” 他笑著責備我是潑他的冷水。果然,不久之后他銷聲匿跡了。近日我得知他的下落,打電話過去聯絡。我以為他會情緒不佳,心意沉沉,誰知電話里的聲音依然年輕高亢,笑聲朗朗,仿佛過去的幾年中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他脫離了政壇,重新迷戀起曾經迷戀過的藝術,并且已經小有成就。他開玩笑地說我是個魔女,那么早地就預知了他的結局。放下電話我就想,四年北大生活不是白過的,一個人若有了豐厚的底蘊,才會在談笑間平和地面對世事沉浮、潮起潮落。
我的同學都是好樣的,他們真像一顆顆種子,撒到哪里總能長成大樹。他們也經歷過這樣那樣的磨難——從幻滅到冷靜,由浪漫而理性,結了婚又離婚,一個職業不合適另換一個,但是沒有人因消沉而倒下,他們對人生有足夠的準備,知道這世界是由無數個失意和得意而組成。
我有個女同學,她很早去了美國,在美國結婚,在美國生了一雙兒女,開一間電腦公司,有自己的花園洋房。但是她得了癌癥。她在最后的日子里回國住院,我特意趕去看她。她裸著一顆因化療而剃得精光的腦袋,微微地笑著,平靜地跟我說這說那,用英語指揮她的兒女為我的孩子拿玩具和零食。她既不驚喜也不傷感,仿佛我們之間沒有相隔十年的歲月,一切都跟昨天剛剛見面一樣。分別的時候,她神情自若,請她的丈夫替她送我。出了病房門我忍不住淚眼模糊。我想她是知道自己命若琴弦的,她每天面對患難與共的丈夫,面對身邊一雙繞膝的兒女時,心海里莫非沒有一絲一毫驚濤駭浪嗎?她的坦然和安詳絕不是故意裝出來的,曾經在文學歷史的書籍中浸泡過四年,她懂得什么叫生什么叫死,明白死亡到來的時候沒必要哭天怨地。
我為我的少年的同學而驕傲。蓬勃的生命之花會結出大而堅韌的果實,幾十年后我們回顧一生的時候,用一句 “寵辱不驚”來概括所有的風風雨雨,該是對自己的最高評價吧?
點評:
群體形象的共同特征很不容易把握,作者獨辟蹊徑選取了幾個富有代表性的人物,按照時間的跨度,將大學生活和社會生活連接起來,從而揭示出同學群體“寵辱不驚” 的整體特征。用以點帶面的寫法反映群體的共性特征是本文的獨到之處,值得我們借鑒。另外,文中還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用生命之花的 “蓬蓬勃勃,恣意汪洋” 來比喻大學時代的意氣風發,寫出了少年青春氣息的濃烈,充滿感染力。
親愛的紡織姑娘
張海迪
記得那是夏天,窗外常常下雨,雨后的空中飛著快樂的蜻蜓,一天晚上,家里涌進來十幾位阿姨,爸爸、媽媽與她們熱情地握手,又把她們引到我的床前。爸爸說這些阿姨都是紡織女工,是他們到紗廠深入生活時認識的朋友。
阿姨們團團圍在我的床邊,熱情地問候我,我新奇地打量著她們,她們都穿著漂亮的衣裙,一張張臉上洋溢著明朗的笑容。當她們知道我是一個病孩子,只能每天一個人呆在家里,不能去上學時,她們的笑容暗淡下來,一雙雙眼里盈滿同情與關懷。
一位胖胖的,笑起來有兩個酒窩的阿姨一直坐在我的床邊。她想了想,對爸爸媽媽說,干脆,接孩子到我們工廠住幾天吧。那一大群阿姨立刻拍手熱烈響應。不顧爸爸媽媽的阻攔,胖阿姨一下把我背起來,她說,走,去看看我們的紡織廠,看看我們的車間,看看我們工廠紗織的布,你保證會高興。她背著我就沖下樓去,阿姨們的歡笑聲也接著沖下去。
我好像從沒有這么快樂,我也從沒聽見過這么響亮的笑聲。工廠很遠,一路上阿姨們輪流地背著我,興高采烈地講故事,說笑話,也講自己剛剛看過的電影。寬闊的林蔭道上,留下了一串串匆匆的腳步和一陣陣歡笑。
先來到細紗車間,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寬敞高大的廠房,一進車間我就覺得這里有一種緊張的氣氛,一排排機器齊刷刷地轉動著,發出震耳的轟鳴。擋車工在一臺臺機器中間不停的來回巡視著,眼睛專注地尋找著棉紗的斷頭,發現斷頭就在機器前站住,雙手像靈巧的鴿子,飛快地銜住上下兩根紗頭,雙手一捻,仿佛鴿子猛一振翅膀,斷頭就接好了。在另一個車間,一些阿姨推著小車,來回穿行在過道里。她們飛快地把空紗管從機器上摘下來,又把新的紗管套上去,那一排排潔白的紗穗遠遠看去,就像一群聽話的白鴿,等待一聲令下就起飛。阿姨們又背我穿過搖紗車間、經紗車間。在織布車間,織布機咔啦咔啦地唱著,魚兒一樣的梭子在雪白的經線中快樂地穿行,一匹匹白布就織出來了。多么神奇啊!
走出車間,胖阿姨問我,你看,我們的工作有意思吧。我說我喜歡這里的車間,喜歡這里的阿姨,我說,如果我長大了,我的病好了,我也來當紡織女工。胖阿姨的眼圈紅了,她猛地把我摟在胸前,緊緊摟著我,說,那你快點長大……那一會兒,我也說不出一句話,只有眼淚涌出來。
那是一個傍晚,開完班組會,胖阿姨說趁這會兒我們再開個聯歡會吧。她指揮大家,快去快去,把手風琴背來,把手鼓拿來,拉手風琴的阿姨有一對靈動的大眼睛,她的右手嫻熟地在手風琴的琴鍵上來回滑動,手風琴發出流水般清涼的聲音。她大聲問大伙兒,嘿,拉一個什么呀?
《紡織姑娘》——
紡織娘——
有的阿姨故意喊錯。
一支優美舒緩的旋律在夕陽里散開,阿姨們輕輕搖晃著身體,唱了起來: 在那矮小的屋里,
燈閃著光。
年輕的紡織姑娘坐在窗口旁……
阿姨們伴著晚風,唱了一支又一支歌。后來一位阿姨站起來,大聲喊著,來,我們跳舞吧! 她一手卡腰,一手揚起漂亮的花手絹,在草坪上轉起圈來。歡快的樂曲從手風琴里飛出,手鼓也敲響了,更多的阿姨站起來,她們隨著音樂揮舞手絹,跳起了熱情奔放的舞蹈。
胖阿姨和另一位阿姨用手編了個 “轎”,讓我坐上去,加入到熱鬧的圈子中去。手風琴越拉越快,阿姨們旋轉得越來越急,我使勁兒摟著她們的脖子,真怕她們一高興會把我拋到天上去。不知什么時候,深藍的天空中綴滿了星星,草坪上熱烈的氣氛卻還在延續……
幾天的時間飛快地過去。媽媽來接我了。我真不愿意離開阿姨們,跟她們在一起多么快樂多么有趣啊! 只要聽見阿姨的笑聲,就是有再難過的事兒,也會高興起來。可是我要回家了,我又要回到那間小小的屋里,一個人讀書,一個人畫畫兒……我哭了,阿姨們也哭了,她們圍著我,有的為我擦眼淚,有的往我手里塞手絹兒。阿姨們說別哭,等你長大了,就到咱們廠里來,就到咱們的班組來。胖阿姨說,你看,這是大伙兒送你的禮物,她將一張嶄新的唱片放在我手上,精美的封套上寫著《紡織姑娘》。她說這是我們最喜歡的歌……
我伏在媽媽肩上,使勁兒揮手跟阿姨們告別,我擦著一串串淚水,一再回頭張望,走出去很遠了,阿姨們還在工廠大門口向我招手。
點評:
本文是一篇歌頌紡織姑娘美好善良心靈的文章。作者以自己的感受為線索,以《紡織姑娘》之歌穿插其中,將紡織姑娘對自己這個病孩子的關懷、疼愛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歌頌了她們善良美好的心靈。從通過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塑造人物群體形象是本文值得借鑒之處。
文題演練
請以《同學寫真》為題目作文。
要求:
1. 注重運用人物描寫的方法。
2.刻畫出同學們各自的特點。
3. 600字以上。
思路點撥:
這是一篇以寫人為主的文章,需要用若干較為典型、較有代表性的事例來體現同學們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以及“我” 與同學們之間的關系,要寫好這篇文章,對同學的外貌、語言等進行傳神描寫是必不可少的。可重點刻畫一兩個有代表性的人物,不必面面俱到。如寫班集體的團結可以通過自我的親身經歷和感受來展開,只要立足點明確了,文章就可以游刃有余了。如想反映班集體的朝氣蓬勃,選擇幾位同學進行形象塑造,表現出他們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性格特征,這樣,班集體的整體風貌就寫了出來。
佳作展示
同學寫真
石 璞
世界是燦爛多姿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我們的同學當然也是各有特色的。
在我們班上,女生占了統治地位。這些女生,憑借著她們的出色的成績和老師的信任,把我們這些一心想偷懶的男同胞管得服服帖帖。學習委員陸黎一聲 “還有五位同學作業本沒交”,我們只好乖乖地把本子捧給她。生活委員黃麗丹打個擦玻璃的手勢,我們條件反射似的即刻從課桌里拿出抹布。班長周小穎就更別說了,不要看她長得很秀氣,剛見面還有點靦腆,就以為她“仁慈” 了,接觸時間長了,才真正知道她的厲害。要是你在自修課上不守紀律,她會出幾道題讓你做; 要是你油頭滑腦地推托,她會叫你站起來,讓你對著全班同學的面講清楚; 要是你吞吞吐吐說不清,她便不卑不亢地說: “我還以為你胸有成竹,滿腹經綸呢!” 嚴峻的神情,連桀驁不馴的阿國頭和李煒也怕她三分。
阿國頭和李煒是班中大名鼎鼎的人物,坦率而魯莽,敢作敢為,他們曾聯手與班長較量過。那是一次辯論會,論題是近墨者黑與近墨者未必黑,結果阿國頭和李煒輸得慘不忍睹。
當然,也有幾個可以難一難班長她們的。最突出的是黃毛與跳蚤。黃毛像死蛇一條,殺殺沒有血,動動沒有氣,作業從不說不做,就是從不見按時交過作業本,逼急了,伏在桌上,說頭痛得厲害。“跳蚤” 當然也是綽號。他的姓名叫楊照。生得眉清目秀的 “跳蚤”,卻是個無事生非的家伙。有位同學丟失了一塊手表,班長在小黑板上寫了 “尋物啟事”,一會兒被跳蚤改成 “失物招領”。他喜歡吹毛求疵,有誰說錯一句話,寫錯一個字,他就揪住不放,非弄得人人皆知不可。他還善于察言觀色,見風使舵。要是他煽風點火慫恿別人做壞事的事情被老師知道了,他就會主動到老師那里去,文過飾非,或者假惺惺表示絕不再犯這樣的錯誤,可是背了老師,又故態復萌。因此,即便是剛柔相濟的班長有時也奈何不了他。不過,跳蚤學習很認真,做作業從不馬虎,更不挖班級的墻腳。跳蚤還很機靈,很幽默詼諧。前不久,學校舉行辯論擂臺賽,跳蚤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勇戰群儒,迫使他們一個接一個繳械稱臣。班長在辯論結束后,緊緊握住跳蚤的手說: “你是我們班的英雄。” 跳蚤嘻嘻笑道: “英雄不敢當,還是 ‘跳蚤’ 自由些。” 聽了他們的對話,大家舒心地笑了。這時黃毛也握緊了拳頭說: “下次辯論會,我也得去試試!”
現在我們的班級比以前團結得多,學習氣氛也濃厚得多。我們的同學盡管個性各異,愛好有別,但真誠是共有的。我們將彼此鼓勵,為美好明天而努力學習!
點評:
這是一篇把妙寫群像運用得比較好的文章。文章其實寫了兩類人,一類是學習認真,成績比較出色的女同學; 一類是“一心想偷懶” 的男同學。女同學中寫了三個人,其中兩人是“次” 要人物,稍作交代,重點寫班長; 男同學中寫了四人,重點寫了調皮、聰明、可愛的 “跳蚤”,在次寫的黃毛等人的映襯下,“跳蚤” 顯得更加豐滿。由于文章點面配合、主次相映,所以人物因性格不同而各放異彩,雖有缺點卻惹人喜愛。文章最后一句 “盡管個性各異,愛好有別,但真誠是共有的……”,既是對全文的總結,又是對主題的深化。
可愛的同桌們
陶潔茹
從小學到中學,同桌換了好幾任,回憶起來,那一張張或活潑可愛或靦腆文靜的笑臉常在我的眼前交疊出現,一件件伴隨著我成長的往事也浮現在我的眼前。啊,同桌們!
“穆桂英”
“哭,哭,你只會哭。” 當我受了別人的欺負,她——我的第一任同桌就毫不客氣地指責我。然后,拉起我就去找那個欺負我的男同學評理。男同學招架不住她的鋒利言辭,屈服了。從此,誰也不敢欺負我,都知道我有一個惹不起的同桌。
那時候,我好敬佩她,她那么大膽,那么潑辣,在我的心目中,她是一個穆桂英似的巾幗英雄。可是,你知道嗎,她有一個很秀氣的名字呢! 她叫韓靈!
“悶葫蘆”
韓靈轉學了,于是我有了一位新同桌——高潔。她,瘦瘦高高的個子,那一身樸素的衣著,倒真是又高又潔啊!
上課時,我的嘴巴又閑不住了,找了話題向她搭訕: “你媽媽在哪兒工作?” “你家住在哪里?” “你有兄弟姐妹嗎?” 我的一個個問題得到的回答卻是她的一聲聲“嗯,嗯”。我剛想再說,卻見她雙眼盯著黑板,正全神貫注地聽著老師講課。真沒勁! 我只好關上話匣子集中注意力聽講了。
慢慢地,我發現,她真的很少說話,可是遇上了她這個同桌,我的學習成績竟然提高了許多。也許是因為我在上課時也很少講話而專心聽講的緣故吧!
“調皮鬼”
老師也真是的,調換座位,竟然把全班有名的 “調皮鬼” 王軍調到我旁邊來了。這下我可遭殃了。一天,上課鈴打響后,老師來到了教室。十分鐘以后,他才風風火火地趕來,一進教室就沖著我喊: “你怎么沒有提醒我今天變換作息時間?” 這一聲,惹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我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這個人可真夠調皮的,這么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把責任推到我的身上,逃脫了老師的一頓訓斥。事后,老師找我,要我以后多幫助王軍,由我準備一本小本子,每天記上應該完成的作業和第二天的必需品,讓王軍帶回家,免得他經常忘這忘那的。我在心中嘆氣: 遇到王軍做我的同桌,也算我的“運氣”。
時間一天天向后推移,王軍的調皮我是全領教過了。他曾經在我的鉛筆盒里放一只蚱蜢,把我嚇了一跳。事后一個勁道歉、賠禮,真沒辦法。
小學畢業臨分別時,他突然說: “謝謝你。”我一愣,隨即笑了。
“萬寶全書缺只角”
進中學,又遇上新同桌。他呀好像什么都知道似的,一開學,就和我扯上話了,從天南扯到地北,什么都說,什么都說得頭頭是道。
“你知道這些嗎?”他問我。
我搖搖頭。他嘆了一口氣,似乎頗為惋惜。
末了,他又說: “聽說你的成績不錯,我呀,就是學習不好。”
我不禁羞愧萬分: 我成績雖好,知識面竟如此狹窄; 而他書面成績不怎么樣,卻是“萬寶全書缺只角” 呀!
同桌們,可愛的同桌們!
點評:
這是一篇描寫群像的習作。縱觀全文,它有以下特點: 一是采取了 “單兵作戰” 的形式,一個一個分別介紹小學和中學時的四個同桌,使文章眉目清楚。二是巧妙地運用小標題,以此點出人物的特點,給讀者留下鮮明的印象。三是在行文時抓住了人物最富特色的某一點來寫。如寫韓靈就突出她“穆桂英” 似的大膽、潑辣; 寫高潔就抓住她上課時的全神貫注來表現“悶葫蘆”似的個性; 而 “調皮鬼” 王軍讓人感到又好氣又好笑; 那新結識的中學同桌,知識面寬,堪稱 “萬寶全書”,只可惜書面成績不佳,因而是“萬寶全書缺只角”。四個同桌各具特色,形象栩栩如生。
上一篇:《肖像描寫·眉毛》寫人作文寫作技巧
下一篇:《肖像描寫·手臂》寫人作文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