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澳寓言·從天花板往下看世界》寓言賞析
在某位暴發(fā)戶的豪華客廳
陳設(shè)著路易十五和英國十八世紀的家具,
墻上掛著油畫精品,
天花板則是懸浮雕塑的穹頂。
主人和他的銀行家在商議:
看漲?還是看跌?人們摸不清行情。
主婦的雙腿一直顯露到膝蓋,
正陪著一位小伙子品茗。
天花板上愉快地漫步著兩只蒼蠅,
它們滿懷譏諷地朝下觀看這些凡人。
不管是IBM (電子計算機)看漲,還是荷蘭皇家股票下跌,
這些統(tǒng)統(tǒng)無需它們煩心。
它們深諳分享性愛,
能夠一面飛翔一面嬉戲,
因此那只蒼蠅道:“你聽, 我的寶貝,
這些世人真是愚不可及,
他們?yōu)樵蹅兩n蠅建造了天花板,
自己卻守著地面知足滿意!”
盡管人類自以為很有智慧,
但從蒼蠅的立場出發(fā),它們也十分有理。
——斯卡皮寓言(葉逢植譯自慕尼黑威廉·芬克出版社1978年版《寓言集》)
這篇寓言所體現(xiàn)的是現(xiàn)代人返璞歸真的愿望以及對遍地橫流的物欲的厭惡、嘲諷之情。
小小客廳就是浮華塵世的縮影:在主人的心目中,妻子的地位還不如股票,受冷落的妻子只得背著丈夫同比自己年輕的小伙子調(diào)情。金錢與財富改變了人們的正常生活與正常關(guān)系,人變成了他們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的奴隸。
而那兩只快樂的蒼蠅,在對自己命運的把握上,便顯得聰明多了。在本則寓言中,蒼蠅不再是作為令人厭惡的細菌傳播者出現(xiàn),而是一種自然生命的代表。它們不為身外之物所控制,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充分享受著生命的樂趣,比起那些腦子里充斥著股票、市場的商人和寂寞無聊的怨婦來,它們的生活倒是令人羨慕的,盡管它們一無所有。
著名小說《牛虻》的主人公曾這樣形容自己“我永遠是一只快樂的飛虻!”《圣經(jīng)》中也有這樣的語句:“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長起來,它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圣經(jīng)》中還提到天上的飛鳥,它們“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里”。無論是飛虻、飛鳥、百合花還是蒼蠅、都無不體現(xiàn)出生命的真諦。
這篇寓言似乎提醒了我們這樣一個事實: 自從有生命以來,蒼蠅依舊是蒼蠅,而人,已變得越來越不象人自己了,愈來愈失去了和自然的那份和諧。
寓言的題目涵義深刻,“從天花板往下看世界”,在蒼蠅的眼里, 人間是一個本末倒置的顛倒世界。事實不也正是如此嗎?人們創(chuàng)造了周圍的一切,卻無法主宰自己; 人創(chuàng)造出財富, 自身卻為財富左右。在物的控制下,人的生機、人的本質(zhì)開始萎縮了。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這則寓言包涵了人性異化的主題,并呼喚著人性的復(fù)歸。這是西方現(xiàn)代流行的思潮。
這篇寓言突出地表現(xiàn)了對比的特征:地面上的高等智慧生物“人”和天花板上的低級動物“蒼蠅”,龐大的背景“客廳”與微小的主角“蒼蠅”;客廳內(nèi)華麗、高尚的藝術(shù)陳設(shè)與客廳中人們的庸俗話題,它們無一不形成鮮明的反差。
上一篇:《中國寓言·買櫝還珠》寓言賞析
下一篇:《歐美澳寓言·他只跳了這一個冬天》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