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動 勝 于 雄 辯
我們生活在行動中,而不是生活在歲月里;我們生活在思想中,而不是生活在呼吸里。——題記
荒蕪的花園里,幾個年輕人在討論怎么改造它,大家各說各的想法,七嘴八舌的討論了一上午,還是各執起見,花園依舊保持著原貌,依舊荒蕪著。
我們常常探求如何獲得真知,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求得真知的辦法有很多,但不論是哪一種,都無法在空想中實現。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動中才能發揮作用。為學如此,處事亦如此,若想求得真知,就必須在“行”上下功夫,必須學會知行合一。
古往今來,有多少仁人志士用實際行動實現自己的價值。唐代詩人李白以“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成為詩仙。文天祥以身殉國,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壯志。
人活在大千世界中,有時候與人辯論在所難免,但如果雄辯得不出結局,就不如用實際行動去做,畢竟行動勝于雄辯。與人辯論,無論輸贏都是口頭上的爭執,對實際生活并不能起到任何有益的影響;而動手實干,無論干得多還是少,它總是在改變,它總是讓我們離目標越來越近。
只會雄辯卻沒有行動的人將會一事無成。西方有一個空想家,他有著宏偉的目標,希望能建立一個真正的共產主義社會,他每天都在腦海里想著該如何去建立,如何執行,他每天都在想,在完善他的構思,可他卻并沒有著手去做,所有的一切就只是留著腦海里,一直到他老去,他的共產主義社會也只停留在腦中。他想了很多,可他沒有去做,沒有實際行動。到頭來只是一場空,沒能留下一丁點有用的東西。想法再好,辯論再有理有據,都不如行動更有價值。
光說不行,要緊的是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經濟發展飛速,神州系列發射成功,新型雜交水稻的誕生,珠港澳大橋的開通等一系列的成就都是靠著實際行動來取得的。如果當初大家不投身實踐,只知辯論,能有今天的成果嗎?
再回想我的學習,每學期開學我都會信誓旦旦的定下學習計劃。但是開學沒幾天,就全部都忘到九霄云外了。學習不僅僅是只有一腔的熱情,如果不動腦思考,不大量的做題,怎么會知道數學中的奧妙,怎么會感受到物理的神奇?
知是行的始,行是知之本。高舉知行合一的信念火炬,腳踏實地、鍥而不舍地去穿過并征服所有學習中的坎坷,最終一定會取得勝利。
行動勝于雄辯,行動可以得到真理,行動可以改變世界,而雄辯卻不能。讓我們少一點爭執,多一份行動吧,只有行動才能讓我們的目標成為現實。
荒園不荒,始于行動。
上一篇:王淑嵐《行動勝于言語》議論高中作文
下一篇:魏卓文《行動勝于雄辯》議論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