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扣,男人的一張臉
著名形象專家約翰莫雷(John T.Molloy)曾問過這樣一個問題:“對于同樣非常成功的商務人士,如果他們都穿昂貴的西裝、昂貴的襯衫、打昂貴的領帶、開昂貴的汽車,你在只能聽到對他們服飾描述的情況下,將如何區分這當中誰是年薪百萬的公司經理,誰是年賺百萬的皮條客?”
答案很簡單,看配飾。通過他們配飾的描述,你就會知道差別所在。而袖扣,則是配飾的點睛之筆,是男人泄露天機或彰顯本色的“彈丸”之地。袖扣,英文稱cufflink,cuff link或cuff-link,是專門連接袖口兩端的紐扣。盡管與普通紐扣功能大小無異,袖扣卻因材質精美,造型獨特被賦予更多的裝飾功能;也因不屬于人人可消費的必需品,被賦予可表現名聲地位的社會功能;更因獨特搭配和匠心組合被賦予展示風格、彰顯品位的個性功能。
袖扣的起源與文化
世界上對于袖扣的最早記載,出現在3000年前法老踏圖(King Tut)的金字塔象形文字中。關于最早使用袖扣的記載則是在17世紀后期的歐洲。
其實,沒有人確切知道袖扣究竟是什么時候開始在歐洲使用的,只是知道袖扣的出現替代了從前的絲帶和細繩。那時歐洲正值文藝復興時期,男士的襯衫華麗寬松,領口和袖口設有大量抽褶。起初,人們因怕冷防塵,就抽緊絲帶和細繩系緊袖口。但熱衷裝扮的貴族階層覺得絲帶和細繩過于普通,無法與華麗的服裝相搭配,就想出用貴重金屬打造細鏈固定袖口的方法。之后幾經“折騰”,袖鏈就逐漸演變成袖扣。當時的袖扣全部為手工制作,材質為價值昂貴的金銀珠寶,流行范圍也只是貴族和富有階層。
到了18世紀中,西方發生了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出現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加工的琺瑯/瓷釉(enamel)袖扣。從此,袖扣不再是全手工制作,也不再專屬于貴族富豪階層。尤其是1840年,法式襯衫(French cuff or double-cuff shirt)開始流行,中產階級也逐漸加入使用袖扣的行列。那些用不起真金真鉆的男子,就用仿鉆和鍍金,令從前的貴族很是傷心和失落。
1880年,美國人喬治 科門子(George Krementz)發明了一種可大批量生產袖扣的機器和工藝。一時間,袖扣在美國“鋪天蓋地”,幾乎成為各家公司饋贈客戶的禮物。
1917年11月,俄國爆發了布爾什維克革命(也稱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一些掌握奢侈品制作工藝的工匠們被迫移民到歐洲和美國。為了謀生,他們開始在那里傳授制作琺瑯/瓷釉袖扣的工藝。于是到1920年,琺瑯/瓷釉袖扣就成為最流行的款式。不過,10年后,由于低成本材質塑料的崛起,琺瑯/瓷釉袖扣產量逐漸減少,而這也直接促使琺瑯/瓷釉材質,尤其是手工制作的袖扣成為日后難得一見的收藏品。
1939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袖扣進入低迷期。直到戰爭結束多年的1960年中,袖扣才逐漸回到人們視線,進入發展高峰期。
20世紀70年代起,休閑風開始盛行,袖扣逐漸成為時尚棄兒,被壓至箱底近30年。直到最近幾年,隨著復古風和國際風的回歸和影響,人們才意識到袖扣不僅不古板,反而是最炫的新時尚,是表現嚴謹和專業的個性裝扮。
什么時候使用袖扣
很多人以為袖扣只有在正式場合才可佩戴。其實不然。從19世紀起,袖扣已經廣泛使用在正式場合和商務場合了。隨著休閑風尚興起,袖扣甚至可以出現在休閑場合,一些時尚專家甚至建議袖扣可以搭運動衫,可以不系領帶。
但是,如果在正式場合,穿塔士多(tuxedo)禮服、法式襯衫,就一定要用袖扣。作為歐美傳統的紳士服裝,法式襯衫與普通襯衫有天壤之別。這種沒有口袋、平整服帖的襯衫,除去雙扣高領、雙層門襟、還具有雙疊反袖的特色。袖扣與具有獨特厚度的袖口相得益彰,令穿者在舉手投足中不經意就顯示出含蓄內斂的男人魅力。
什么是經典款式
袖扣因為形狀、色彩、材質、工藝等不同而造型各異,例如:方形、圓形、菱形、花瓣形、概念形、卡通型和變異形等。盡管很難具體說清到底哪種是經典款式,但人們普遍認為簡潔大方更為優雅和大氣。
因雙面擁有同樣面孔而得名的雙面型(Double-faced)袖扣,被公認為是最優雅的款式。其次為推擠型(Push through)、活頁型(Hinged Backed)、搭鎖型(Snap-on)和鎖鏈型(Chain)。
絲結型,亦稱袖球(Silk Knots)是金屬和石頭材質袖扣或袖鏈的非正式場合替代品,可在不愿意打領帶時使用。
袖扣的材質和使用
袖扣通常由黑縞瑪瑙(Black Onyx)、金、銀、琺瑯/瓷釉(enamel)、珍珠母(Mother-of-Pearl)等昂貴材質,以及玻璃、樹脂、纖維素和聚乙烯等人工合成材料制成。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品牌袖扣以不銹鋼材質為基材,顯得剛毅硬朗。但如若體現較高的格調,則應該佩戴真金質袖扣。為避免遺失,平時也可以品質良好的鍍金袖扣替代。另外,選用貨真價實、做工精致的鑲嵌珠寶做成的袖扣也是不錯的選擇,但一定要注意環境和場合,避免畫貓不成反成犬的尷尬局面。
幾年前,朋友邀請我幫忙翻譯,參與一個成立合資公司的重要項目,談判的另一方是來自香港的一位紳士。一切都進行得非常順利,但朋友在慎重考慮后,卻決定放棄與那位香港紳士的合作。當時我非常不解,就詢問原因,朋友說:“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他的著裝,尤其是袖扣?他的袖扣是18K黃金鑲嵌紅寶石的,談判時,他有意無意總是把弄袖扣,讓我很是煩躁。我不想和華而不實的人做生意,所以就只好放棄了。”
正如男人不可佩戴太多首飾一樣,袖扣使用不當也會被認為浮華或招人反感。帶有字母、動物或卡通圖案的袖扣通常只能用于較為輕松隨意的親朋聚會。以商標為型的袖扣既不適于商務人士,也不適應商務場合。為表現出專業和精干,商務人士可選用最保守的純鋼方形和圓形袖扣出席商務場合,但避免選用黑色、紅色、金色和鑲嵌珠寶、水晶甚至玻璃的袖扣,這些貴重、閃耀的袖扣更適合出席夜間正式宴會和場合。
和所有配飾一樣,袖扣是為你服務的。如果不確定什么風格更適合自己,就選擇最簡單的款式,畢竟“至簡無敵”(simple is the best)!
上一篇:衣服蘊含魔力
下一篇:裸露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