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事要講原則,小事要懂得變通
有種說法是這樣的,男人的成功通常是經過有效的競爭取得,而女人的成功大多則是通過人際關系取得。而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要把握好說話的尺度和辦事的分寸。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女性很有知識,但因為缺乏“嘴上工夫”和“辦事能力”,因而不受歡迎;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也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晉升機會。
在處理事情時,該有原則性的時候要堅持己見,不妥協,該變通的時候一定不要墨守成規,否則會給人以刻板的形象。所以,成功的女人都懂得講究辦事的分寸,大事講原則,小事要懂變通。
縱觀紅樓眾釵之中,最富管理才能者非王熙鳳莫屬。在宣揚科學管理和張揚個性管理的今天,王熙鳳以原則條理性為主,又能輔之以靈活變通性的管理方式更易為現代人接受。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如果只會堅持自己的原則,墨守成規,恐怕遲早要被淘汰。其實,規則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的。雖然規則是約定俗成的,但并不是沒有別的方法和方式,懂得變通,才能辦好事情。
有一家制造企業,在市場迅猛擴張之后,下游的經銷商們實力劇增,同時為了利潤最大化,開始出現一些違規行為。一次,某地分公司接到經銷商王先生的投訴,說在自己的專賣店附近,有一個小店,最近公然打出燈箱廣告,開始出售同類產品。王先生暗訪之后,認定這是一家未經企業授權的店,同時該店的廣告也侵犯了企業商標權,對業務產生不利影響。分公司負責監管經銷商營運的李敏馬上實地調查,發現這個店任何方面都達不到企業要求,于是表明身份,要求店主取消廣告,產品下柜。豈料對方立刻翻臉,聲稱他不是從企業進的貨,企業管不著。至于商標權等等,他根本不理會,聲稱自己賣什么產品,自然該產品所有的資源都可以自由使用。李敏跟他解釋,結果越說越僵,雙方爭吵起來。最后,店主說出了自己的進貨渠道,是當地最大的經銷商之一李先生供貨,難怪他根本不怕企業。
李敏當場氣呼呼地打電話給李先生,警告他如果不撤銷這個非法店,一切后果自負。回到公司,李敏還氣得臉色發青。他是個非常認真負責的小伙子,又身負監管經銷商營運的重任,一直把公司政策和公平原則放在首位。他向經理陳先生表示,無論如何,這個店既違反公司政策,又達不到公司標準,無法納入正規化管理,必須撤銷。如果李先生敢違抗,就必須按公司與他簽的協議予以重懲,直至解除經銷協議。
這邊才聽完李敏的抗議,李先生的電話就來了,他同樣非常生氣,對陳經理說:“從公司開拓這個市場開始,我就一直盡心盡力,哪一點沒有遵守公司規定和政策?這個店的事,我根本就不知道,貨是我這里出的,但不是我直接發的,下面的二三級經銷商把貨分到哪里,我也不能完全掌握呀。就算這個店有問題,但李敏又是什么態度?公司不是一直都說保證經銷商的利益嗎?公司不是一直在提倡優秀的客戶服務嗎?李敏這樣一棍子打死的態度,還讓我們以后做不做業務?以前市場開拓艱難的時候,也有這種把貨發到不太合公司標準的店去賣的情況,那時候公司也沒說什么。現在市場做大了,就用規范管理來壓我們了?有的人看我做得大,眼紅了,自己做不贏就來投訴,公司到底是什么態度?要規范市場我也支持,但這個店我最近也試銷了一下,賣得不錯,關門是絕對不可能的。你看著辦吧。”接著,他又雜七雜八反投訴一些經銷商王先生的行為。
陳經理放下電話,去看李敏,他還在生氣,陳經理只好說:“這個事情,先放一放。”李敏頂回來:“放什么?公司政策規定,這種情況三天之內必須處理,否則出了問題誰負責?”說著就要向總部寫郵件反映情況。陳經理不禁有點無可奈何之感,李敏跟了自己幾年,工作任勞任怨、盡職盡責是沒得說,許多具體事務,沒有他還真不行。但就是這個動不動堅持原則的脾氣,讓陳經理有時也有點又氣又無奈。目前的情況,陳經理知道再意氣用事,李敏和自己都要倒霉了,便強硬地說:“你先消消氣,這事出了問題我負責,沒有我的話,什么事也不要做,明白嗎?”李敏看看經理,沒有作聲。
陳經理跟經銷商李先生打了個電話,說:“李先生,我們共事多年了,你我之間,沒有什么信不過的,以前多少風浪,我們都一起闖過來了,我們既是合作伙伴,也是朋友,是不是?”李先生表示同意。陳經理繼續說:“這個事,我想你也明白,李敏不是針對誰,他是按公司政策辦事,公司的規則你也明白。當然,作為合作伙伴,我們一直都考慮實際情況,只要不出大問題,從來都是能幫經銷商就盡量幫,是不是?”李先生想了想,也表示同意。陳經理說:“那就好了。我看,這個店呢,關門肯定不必了。但他的確是侵犯了商標權,廣告內容也不合法,這些你必須讓店主先撤了。產品可以繼續賣,但擺在店里面,從門外要看不到,明白嗎?只要把這一步做到了,后面的事我們再商量,行不行?如果這一點都做不到,那我就很難向公司政策交代了。”李先生又想了想,很爽快地答應了。
陳經理出來對李敏說事情解決了。李敏一聽,只是把門外的燈箱搬到店內,立刻又叫起來,要求按公司規定要么徹底取消,要么店主投入資金把店鋪升級。陳經理嘆惜了一聲,想想以前教育過李敏多少次,他總認為自己堅持原則,堅持規定沒有錯,聽不進去,這次就再教育一下吧。
陳經理告訴李敏:“這件事,你沒有錯。你一直做營運監管,堅持公司規定是分內之事,堅持原則和規定是必需的。但這件事,不是一個簡單的對錯問題,如果非要講對錯,不但業務無法開展,我們還要自找氣受,甚至下課失業……”接著他詳細地講明了自己的分析思路,李敏聽完,若有所思,半晌才回過神來,不好意思地笑笑,說:“我跟李先生打個電話,為我的態度道歉,再跟投訴的王先生打個電話,就說我們已經在處理了,讓他放心經營。”陳經理滿意地笑起來。
這是一個變通規則的典型案例,陳經理從公司、經銷商和自身三方利益出發,竭力保證和平共處,達成業務和規范市場雙重目標,李敏也從中獲得了深刻的教育。
嚴肅而認真地對待規則,遵守規則,是必要的前提。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必須講原則。但有些小事上,適當地變通規則,實質是尋找更好的執行手段。女人們明白了這一點,在處理問題時就會更成熟,更圓通。
上一篇:多說無益必自斃,適可而止最受益
下一篇:女人欠缺的不是能力,而是自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