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健康:汲取美食的快樂素
民以食為天。吃是人的頭等大事,不僅要吃飽,而且要吃得有營養,有講究。有一類食物能給人帶來快樂,可以使我們更貼近健康和幸福。
——美食,幸福路上的好伴侶
在日常的飲食中,有一些食物可以幫助我們擺脫情緒低落和煩躁,壓抑和苦悶,有效提高心理的興奮性,激活快樂中樞,讓我們變得快樂。
路頌芬最近心情不佳,就像快要被吹爆的氣球,感到漫無邊際的壓力,煩躁不安,總是平靜不下來,無法靜心著手最有興趣的閱讀和寫作。
路頌芬像是完全變了一個人,原來溫柔、優雅的她現在坐立不安,經常發脾氣,總感覺心頭有塊石頭,一個人在屋子里踱來踱去。她沒有心情和耐心逗兒子玩,三歲的兒子纏著她,讓媽媽帶他去公園玩,也被粗暴地推開。
丈夫認為她情緒高漲并紊亂,建議服用安神類藥物調節情緒,同時為她推薦并烹制美食,抑制煩躁情緒的蔓延。在“快樂食譜”的幫助下,路頌芬很快恢復了往日的恬靜和細心。
30歲的路頌芬和很多成家的女性一樣,不僅要在家里照顧丈夫和兒子的衣食,而且要在工作中取得領導的贊許,為職業發展及職位升遷打好專業基礎。
在家里難免遇到兒子淘氣闖禍而生氣,或者和丈夫因生活瑣事而吵架,工作中少不了遇到領導的批評或者同事的誤解甚至排斥。這些壓力壓在她的身上,兩三年下來,路頌芬感覺生活索然無味,工作也沒有奔頭,失去以往的耐心和活力,變得苦悶煩躁,情緒起伏,甚至有想要逃離生活和工作環境的沖動。
經過心理咨詢師的分析,路頌芬了解到自己的解決方法在于建立有效的溝通,化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并且初步掌握了緩解壓力的技巧和增強溝通的技能。
在丈夫“快樂食譜”的幫助下,路頌芬擺脫了焦躁情緒,重新找回了快樂的心情,恢復成一個優雅的女人。
這份“快樂食譜”的食物包括:大蒜、牛奶、南瓜、香蕉、冰激凌、巧克力、雞肉、魚肉。這些食物有效地緩解了路頌芬的焦慮情緒,幫助她恢復平靜。
科學研究證實,大蒜可以有效幫助人減少焦慮情緒,抑制怒氣的產生,最終減少無緣無故發脾氣的頻率,達到調節情緒的目的。但是食用大蒜后口氣不佳,讓路頌芬對大蒜敬而遠之。經過丈夫的勸導,路頌芬開始在不需要外出或近距離接觸他人的情況下食用大蒜,并且在食用后及時刷牙并且嚼口香糖以清新口氣。
路頌芬堅持長期飲用高鈣牛奶,這樣可有效遏制焦慮情緒的產生,少發脾氣。南瓜和香蕉中含有的維生素和生物堿物質可以減少她的憂愁,幫助她在壓力面前保持平靜的心情和良好的心態。甜食類的食品則激活了大腦的快樂中樞,它是負責調動人快樂情緒的高級腦中樞,使她感到愉快。魚肉中的脂肪酸有效地促使了血清素的分泌,而血清素是調節人的情緒平衡的重要物質。
上述食物所含的“快樂素”高于其他食物,幫助路頌芬緩解了精神壓力,使其恢復了往日平靜的心情和內心的寧靜。
來自于湖南的石燁豐喜歡辣味食品,三日不食辣就感覺渾身不自在,像是缺少了什么一樣沒有精神。上海的飲食讓他不適應,經常在夏季長出很多不該在這個年齡出現的青春痘。
石燁豐最渴望和最開心的時刻是老鄉聚會,不僅可以在鄉音中感受到親切,化解身處異地的寂寞和孤單,而且可以和同鄉在正宗湘菜館享受一頓難得的美食,一飽口福。他們喜歡剁椒魚頭的辣,更離不開毛氏紅燒肉的香,吃一回湘菜簡直比在三伏天吃冰鎮西瓜的感覺來得更舒服、更值得回味。
湖南人石燁豐喜歡吃辣,幾天不吃湘菜就感到渾身沒有力氣,整個人像霜打過的茄子一蔫耷耷的。來自五湖四海的同事們則具備不同的飲食習慣,能在異地享用一頓正宗的家鄉美食對于他們來講是一次不小的心理滿足。比如來自陜西的小李喜歡吃面食,和同事吃飯每次都嚷嚷著要吃面。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飲食習慣的迥異決定了各地居民的性格截然不同,形成了獨特的人文風景線。比如,湖南人喜歡吃辣,他們性格直爽,做事潑辣、干練、有魄力、不拖泥帶水;陜西人則三頓離不開面食,他們為人忠厚老實、做事大度、不喜歡計較細節;上海人喜食甜食,因此形成了謹慎、保守、注重細節的性格特點。因為長期食用甜食,使得上海人體質一般偏向黏液質,處事溫和。
從心理角度看,滿足一個異鄉人的最好方式是和他一起享用最地道的家鄉美食,這也是他的快樂來源。地道的家鄉美食不僅讓身體尤其是胃感受到故鄉的味道,而且讓人感覺親切,自然釋放了心理壓力。這份和諧和適應讓人身心舒暢,親切感也是趕走壓力的一劑良方。
不同地域的人對美食的需求具備地方色彩,但一些共同的,比如路頌芬所接受的“快樂食譜”中列舉的食物對所有人均實用。
美食讓人感到快樂。反過來,良好的心態、快樂的心情也會讓我們感受到食物的樂趣,即使粗茶淡飯也能感受到身體的滿足和心靈的愉悅。中國有很多美食家,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也感受到生活的無限樂趣。
蘇東坡就是一位美食家,不僅善吃,且喜歡創造美食,為后人留下了“東坡肘子”。他創作了無數關于美食的詩篇。有一次,蘇東坡吃了一位老嫗做的餅,品嘗之余作詩道:“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p>
一個類似小攤上燒餅的普通面餅吃出了如此情調,蘇東坡的喜悅心情和良好心態可見一斑。
上一篇:功利主義貽害多
下一篇:和同事做朋友可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