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成發(fā)光的金子,也要成為會發(fā)芽的種子
年輕人總喜歡說“是金子在哪里都會發(fā)光”,可是也要承認,大多數的年輕人都不是他們口中的“金子”。金子生來就具有某種天賦,它難以切割,數量稀少,所以成為價值的代替品。大多數的年輕人并不是生下來就具有某種天賦,不過,大多數人通過自己的勤奮,都可以發(fā)揮出自身最大的價值。這點倒像一些種子,只要有合適的土壤,它們就能夠生根發(fā)芽,成長為有價值的東西。
一個人如果總抱著“是金子在哪里都會發(fā)光”的心態(tài),就難免會驕傲自大,不屑于那些平凡的工作,總是抱怨沒有伯樂來賞識自己這匹“千里馬”,總是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漸漸地就會變得消沉。這時候,就算他真的是一塊金子,也會蒙塵,也難以再被人發(fā)現和重視了。現在一部分年輕人往往心高氣傲,總有一種優(yōu)越感,而且越是學歷高、學習成績好的那部分年輕人往往越是驕傲。其實,不用說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越來越多,就連海歸的數量也逐年增加,因此,過去所受到的教育已經不能代表一切。
就業(yè)就像把一盤原本下到輸贏已定的棋局一把攪散,重新開局,這個時候,決定勝負的并不是你原來取得的成績,而是你以后付出的努力。
你家庭的社會地位、你原本的成績,可能在就業(yè)的路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們的作用都是有限的,最終如何還是取決于你的努力。把自己當成一塊等待發(fā)現的金子,等于把自己的命運交到了別人的手里,把自己的前途寄托于一雙能夠發(fā)現你的眼睛。秉持這樣的心態(tài),你覺得前途可靠嗎?
我倒希望年輕人能夠安下心來,把自己當成一粒未萌芽的種子,無論是飽滿還是干癟,只要有適合自己的土壤,就能長得枝繁葉茂。著名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一句名言:“人就像一粒種子,健康的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我愿做一粒健康的種子!”金子有再多的光芒,價值終究有限,而健康的種子則代表了無限發(fā)展的可能。這個世界上不可能到處是金子,然而每個人都能通過自身的努力當好一顆能夠生根發(fā)芽、能夠為這個世界增添價值的種子。
金子的高明在于它的天賦,種子的高明在于它的潛力。金子之所以昂貴,完全是它的自身條件決定的。金子承擔的是交換價值的角色,正因為它自然儲量少、體積小、密度高、難分割,所以才能夠擔當價值交換的工具這一角色。這就像某些天才,因為天生擁有異于常人的稟賦,如對數字、語言,或者其他方面有非常高的敏感度,最終成為天才。這個世界上天才畢竟是少數,即使天才也需要付出勤奮努力,才能取得成就。
微軟公司曾接待過這樣一位面試者,他的學歷并不高,心血來潮之下去微軟應聘,人事部主管問了他幾個有關軟件方面的問題,這個應聘者對此一無所知,人事部主管搖了搖頭。第二天,他又去應聘,回答了昨天的幾個問題。這次,人事部主管同樣又問了幾個更深層級的問題,他又無法回答。不過,第三天他又來了,回答了這幾個問題。如此反復幾次,人事部主管覺得非常奇怪,問他為什么不現場回答問題,他說自己對這些并不熟悉,都是臨時學習的。微軟公司最后通過會議,決定錄取這個應聘者,理由是“IT業(yè)是一個變化非常迅速的行業(yè),需要非常強的學習力,而這個人的學習能力很強,他的潛力是無限的”。
對于年輕人來說,誰都無法確定自己是一個天才,可是,只要足夠用心,你會發(fā)現自己的潛力是無限的。
種子心態(tài)比金子更重要。通用汽車公司的一位人力資源負責人曾經這樣說:“我們在分析應征者能不能適合某項工作時,經常要關注他對目前工作的態(tài)度。如果他認為自己的工作很重要,對工作很認真負責,就會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即使他對目前的工作不滿意也沒有關系。為什么呢?因為如果他認為目前的工作很重要,那他對下一份工作也會抱著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我們發(fā)現,一個人的工作態(tài)度跟他的工作效率有很密切的關系。”
如果一個年輕人對環(huán)境、薪金等不滿意的工作都十分負責任,絲毫不會馬虎,那么,對于各方面都滿意的工作,他會更加用心。這就是種子心態(tài),“無論環(huán)境好不好、土壤是否適宜,我都要發(fā)芽,都要更茁壯地成長,這就是我的價值所在”。如果年輕人都抱著這種態(tài)度做事,那么我相信你們很快就能被生命中的伯樂發(fā)現,實現自己的價值。
上一篇:保持積極樂觀,坦然面對困難
下一篇:再糟糕的事情,也能從中找到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