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天生對表面精明的人有防備心理
現代職場中,人們大多對那些表面精明的人有所防備。所以,一定要學會適時“裝傻”。因為很多事情并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樣。在職場上,那些遇事總是不吃虧的精明人,大多會受到他人的壓制,成為眾人打擊忌妒的焦點;而那些看起來比較笨的人,雖然平時常被人欺負,可是在關鍵時候,卻總能屹立不倒,甚至占盡優勢。我國自古以來也就有“出頭椽子必先爛”的說法,那些真正世故歷練的人,總是會學著露怯,讓自己看上比較笨一些,做一個聰明的笨人。
笨人比聰明人更加聰明
通常而言,急于展示自己鋒芒才華的人大多是初入職場的新人。這些人有時會故意將自己裝得很聰明,什么事都要占盡先機,甚至還想教訓他人。但是在真正有巨大利益的事情出現的時候,他們卻有著截然相反的表現。這些平時看起來很“聰明”的人,在做大事時,從來不會收斂自己的鋒芒,只是一味地往前沖,根本就沒有仔細考慮過自己能否擔此重任。以至于到了最后,事情雖然是做了不少,可自己的缺點卻暴露得更多。
在現代職場上,有很多看起來聰明的人往往不能取得成功,他們常常會受到同事的打壓,頻繁更換工作。也許幾年之后,這些早已折騰了一圈的聰明人再回過頭時,卻發現那些當初被自己貶低得一無是處的“笨人”早已登上了高位,成為這些“聰明人”為之仰望奮斗的目標。
笨與聰明都是相對而言的,因為每個人心目中的標準并不相同。那些在職場中被他人公認的“聰明人”,他們的聰明,有的只是浮于表面,讓大家能夠都看出來而已。能夠讓所有人都見識自己的聰明,在職場上并不會帶來什么過多的好處。對你的上級領導而言,聰明并不意味著能力。對于他們來說,你的聰明只會是難以管教的象征。而對于你的同事而言,你的聰明會給他們造成一定的壓力,從而影響到人際關系的擴展。所以,當你把一個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東西展示出來的時候,帶給自己的只能是無數的麻煩與紛爭。除了能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之外,毫無任何實際意義。
而那些平日里懂得掩其鋒芒的“笨人”就不同了,他們知道什么對自己最有利。知道過度的鋒芒會給自己招致怎樣的危險,所以他們會將那些能夠引發別人忌妒的光芒全部遮掩起來。這樣做的益處除了不會為自己招致不必要的威脅以外,還可以使別人不再注意自己,認為他們毫無威脅能力。
在競爭激勵的職場上,這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誘敵方法。對他人的小視,往往是失敗的主要因素。可是對于“笨人”來說,卻非常有利。也許在某一個關鍵的時候,就能為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笨人比聰明人更加“長命”
在職場上生存,千萬不要同他人比較誰更精明,或者是誰更突出。因為這些對于你在職場中的發展,沒有任何益處。比贏的人除了能夠加速自己在職場中消亡的時間以外,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所以,最好不要同他人比較聰明才華,要比也應該去比誰的職場壽命更為長久。
在職場中生存,只有比誰的職場壽命更為長久,才更有實際價值。這主要取決于誰更能忍耐,更可以在職場中長久潛伏下去。如果你能夠仔細觀察的話,就一定可以發現,那些在職場中身居高位的人,大多不是最聰明的,而是那些時間熬得最為長久的人員。他們的能力不一定很強,但是他們卻擁有相當豐富的經驗;他們不一定具備相當的魄力,但是卻擁有引以為傲的資歷。
時間是職場中最為可怕的敵人,同時也可以成為最有利的武器,關鍵看你怎樣去運用對待它。這也是為什么一些看似平凡無奇的小人物能夠爬升到高位的主要原因。這些人也許毫無長處,但他們卻一直在忍耐,潛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久而久之,那些自詡為聰明的人才不是跳槽,就是轉行。與之同時進入職場的人中,只有這些平凡的“笨人”還在踏踏實實地為公司努力工作。像這種對公司忠誠,又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的職員,老板又怎么會不委以重任。到了最后你會發現,只因為這些占據高位的人經住了時間的考驗,職業壽命比他人更長久而已。
不要總是與聰明人較勁
我們的身邊也許有些不招人喜歡的“聰明人”,他們總是將自己裝得很厲害,不停地指正他人工作中的錯誤,什么事情似乎都要拿來指導一番。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遇到這樣的“聰明人”時,千萬不要總是與他們較勁。你要清楚,這些人越表現自己聰明,就越會給自己招致不必要的麻煩,縮短自己的職場壽命。所以,對待他們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任自流。不要去提醒他們,或是與他們發生正面的沖突,要學會冷眼旁觀一切。必要時,你還可以適當夸獎他們幾句,以加助他們的氣焰。當他們得意忘形之后,就會漸漸地變成職場上的公敵,成為他人忌妒攻擊的焦點。到了那個時候,這些“聰明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會順心,整個職場都會變成他們的工作壓力,他們的行為只會縮短自己的職場壽命。如果你與他們較勁,無形中將自己也歸為這一類人。那么你也可能會遇到同樣的結果,使自己陷入一個惡性的循環當中;如果你順著他們,將他們抬高到一定的高度,實際上則是變相加快了他們被淘汰的時間進程。無論什么時候,說好話對自己總是有一定好處的,而且又不需要花費過多的精力,所以說說也無妨。
與勝利相比,安全更為重要
很多職場人士都誤以為工作就是比個人能力才華的表現,只有這樣老板才會對自己有所關注。事實上職場并不是個人的伸展舞臺,它并不需要誰更突出厲害,只有笑到最后的那一個才是真正的高手。
這主要由現代職場的本質決定。職場的競爭十分激烈殘酷,以優勝劣汰的方式選取更符合企業發展所需的人才。面對隱藏在浮華表面下的危險,并不需要你肆意展示自我的優勢長處,你應該做的是如何運用各種手段喬裝潛伏下去。同時你也必須要學會隱忍、狡詐,審時度勢地分析判斷自己的發展方向。在這個戰場,你有著太多的競爭對手,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特色長處。第一個沖出戰場的人,總歸會被淘汰。若要想從中脫穎而出必須要耐得住時間的考驗。只有熬得住時間的人,才會真正笑到最后。正所謂“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只有保護住自身的安全,才能在一個適當的時間迎面出擊,讓對手為之感嘆。所以,一切應以職場上的安全為首要考慮目的。
笨人所掌握的“趨利原則”
在職場上,聰明的“笨人”與真正的笨人在本質上有著根本的不同,雖然他們平日里看起來并沒有什么兩樣。事實上,這些裝笨的人往往更加聰明,他們的存在對同級的人而言具有很大的威脅。這些人大多能夠緩慢但穩固地升遷,危機時候都能夠順利過關。這是真正的笨人無法做到的。真正的笨人既不會做事,也聽不懂他人的言外之意,是職場中最容易被淘汰的人群。
所以,對于這兩類人的區分,主要還是看他們在遇事之后的處理做法。這里所謂的遇事,多是指一些重大的事件。對于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這兩類人的反應基本是相同的。但是,如果是面對具有巨大利益的事件或者會對他造成重大影響的情況下,那這些“裝笨”的人就會有所反應。這類人群通常在無利可圖的情況下選擇蟄伏,這種隱藏,是為了不凸顯自己的存在,避免過盛的鋒芒為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然而,當他們遇到對自己有利的機遇時,就會很早地做出反應,為自己占據有利的先機。當任何有可能令他們獲得好處,或有可能傷害到他們的事情發生時,都會迫使他們做出相應的回應。雖然他們并不會過多凸顯自己,但卻與以往的行事作風大不相同,他們會變得更加聰明靈活。這就是這些精明的“笨人”所掌握的“趨利原則”。
上一篇:職場-中國領導多含蓄,學會聽懂話外之意
下一篇:職場-人際關系也是重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