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在多,達意則靈
有的女人或許會問,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思想和感情呢?在這里,告訴女人們一個公開而實用的秘密,所用的方法非常簡單,說穿了就是——平凡、樸素、簡潔。
我們在公共場合會看到,那些最會說話的女人,并不是長篇大論的,反倒是語言簡潔明了,話語不多,但是卻能準確表達的女人更能引起人們的注意。語言的精髓,在精而不在多。口才差的女人,往往就是那些喋喋不休的,說了一大堆,也沒有說出主旨,反而還認為自己很棒。事實上,要真正做到高效、準確表達,讓別人覺得人頭腦清晰,邏輯性強、信息量大,就必須讓自己的語言簡練,要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對方明白你所說的意思。
在劍橋大學的一次畢業典禮上,整個大禮堂里坐著上萬名學生。他們在等待偉人丘吉爾的到來。在隨從的陪同下,丘吉爾準時到達,并慢慢地走入會場,走向講臺。
站在講臺上,丘吉爾脫下他的大衣遞給隨從,接著摘下帽子,默默地注視著臺下的觀眾。一分鐘后,丘吉爾才緩緩地說出了一句話:“Never Give Up!”(“永不放棄!”)
說完這句話,丘吉爾穿上了大衣,戴上帽子,離開了會場。整個會場鴉雀無聲,頃刻間掌聲雷動。
這是丘吉爾一生中最后一次演講,也是最精彩的一次演講。他僅僅用了幾個字,就將自己要演講的內容說了出來,語言貴精不貴多。丘吉爾就是用簡潔的語言達到了這個目的。
有人曾詢問馬克·吐溫:“演說是長篇大論好呢,還是短小精悍好?”馬克·吐溫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禮拜天,他到教堂去,適逢一位慈善家正用令人哀憐的語言講述非洲慈善家的苦難生活。當慈善家講了五分鐘后,他馬上決定對這件有意義的事情捐助五十美元;當慈善家講了十分鐘后,他就決定將捐款減至二十五美元了;當慈善家繼續滔滔不絕講了半小時之后,馬克·吐溫又決定減到五美元;慈善家又講了一個小時后,拿起缽子請求大家捐助,并從馬克·吐溫面前走過時,馬克·吐溫卻反而從缽子里偷走了二美元錢。
本來只需五分鐘就能講完的話,那位慈善家卻滔滔不絕地拉長到六十分鐘,致使他的說話形象一落千丈,說話風格令人生厭,這怎能不引起馬克·吐溫的反感呢?
宋美齡,一位中西合璧的偉大女性,她的魅力不僅僅在她的美貌、權勢,還在于她雄辯的口才,精彩的演說。
那是1943年2月18日,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172名新聞界人士擠進了羅斯福總統的橢圓形辦公室。人們正期待著觀看一場精彩的演講,演講的主角是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女士。就在前一天的國會,他們就已經被宋美齡女士的口才所傾倒。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和宋女士一起進來了。羅斯福總統帶著一種叔叔憐愛美麗的侄女的神態,把宋女士介紹給大家。他說,蔣介石夫人是“與眾不同的特使”。他還特別要求記者不要問她“難以回答的問題”。
接下來,這位中國的第一夫人走過參議院會議大廳的過道,參議員們的目光全都盯著她。她沒有表情的臉上生著一雙大眼睛。她身材清瘦端正,穿一身黑色旗袍,上面點綴著用作裝飾的小片玉石和圓形閃光的金屬片。她走上主席臺,向臺下的參議員們微笑頷首。她因事先沒有擬好講稿而向大家道歉,然后發表了一次傾倒全體與會者的即興演講。
她說,杜里特爾將軍率領的美國飛行員1942年4月轟炸東京后,返航時一位飛行員被迫降落在中國的土地上。許多中國農民一邊歡呼,一邊向他跑來,嘴里呼喊著他能聽懂的唯一中國話:“美國!美國!”(她介紹說,“美國”的中文字面意思是“美麗的國家”。)
她說,“中國人歡笑著擁抱他,就像久別重逢的親弟兄一樣。”然后,她講了自己的一次衡陽之行。那是去參觀“磨鏡臺”。相傳2000多年前,有個年輕的小和尚一連數日在那里盤腿打坐,口中吟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時,寺院住持拿起一塊磚頭在附近一塊石頭上磨了起來。小和尚不解地問他在做什么。住持說“在磨一面鏡子”。
“那不可能。”小和尚說。
“是的,不可能。這就像你天天什么也不做,只在那里吟誦‘阿彌托佛’,不可能成佛一樣……”
蔣夫人說:“因此,朋友們,我認為,我們不僅要有理想,并聲明我們有理想,還要有實際行動來落實。”
議員們全體起立熱烈鼓掌。美國參議院從來沒有起立鼓掌的習慣,但那一天,大家都起立向她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她的成功。
宋美齡的演講簡短而不冗長,能夠一語中的,說到了點子上,更說到了每一個聽眾的心里。這就充分地說明,其實有的時候說話不在于多少。“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講話要言簡意賅。那么,怎樣才能做到語言簡潔呢?
1.要簡短,不冗長
1936年10月,鄒韜奮先生出席公祭魯迅先生大會,輪到他發言,時間已經不多,鄒先生當機立斷,做了一句話的演講。
“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話來紀念先生:許多人都是不戰而屈,魯迅先生是戰而不屈。”此語——出,贏得了一片掌聲,大會在高潮中落下了帷幕。
我們看,鄒先生贊美魯迅的話很多,但是由于這時候時間已經不多,聽眾心理也有微妙的變化。鄒先生首先說明自己的哀思僅有一句話,安定了大家的情緒,接著說出經過高度濃縮的內容。鄒先生指出很多普通人“不戰而屈”,是為鋪墊,再贊美魯迅先生“戰而不屈”的斗爭精神,以詞序的調換顯示其意義上的截然不同,從而形成鮮明的對比,有力地烘托了魯迅先生堅韌不拔的精神,同時也對魯迅先生的一生斗爭做出了極為精準的概括。
所以說,長話短說,用精練的語言,傳達出豐富的內容,才能贏得人們的交口稱贊。
2.“自言自語”訓練法
如果想訓練自己說話言簡意賅的本領,與其到處找人練習,不如采用“自言自語的方式”。
比方說自己先看完一篇文章,再練習1分鐘內說完文章的大綱。在練習的時候,可以準備一個秒表,看看1分鐘內能講多少內容。如此反復練習,直到自己能夠在1分鐘內抓住文章的重點內容。通過這種方式檢查會發現,往往自己該說的反倒沒說到點兒上,不該說的說了一大堆。在第二次練習時,就會注意這個問題,幾次反復下來,基本能學會用簡短的語言復述文章的大概意思了。
不過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練習時,一定發出聲音來。在心中默念,就無法獲得練習效果,因為沒有明確地對外輸出,腦中意識也會朦朧不清,聲音小一點沒關系。同時,最好練習講得快一些。因為講得快,說話量也更多。一般人在生活中或許沒注意,但其實短短五秒之中就能說出不少資訊。既然如此,開會的時候也應該只用十秒鐘就能明確完成提案。
3.檢查自己的口頭禪
平常女人多的場合,我一般會很在意她們的口頭禪。我發現,有為數不少的女人都有口頭禪,有的女人喜歡說“這個”“那個”“嗯嗯”“啊啊”,有的女人明明沒舉例卻喜歡說“比方說”,還有人說了“相反地”,語言邏輯卻沒有發生轉折。當事人可能只是無意識的口頭禪,卻使聽眾因為被分心而感到煩躁。
如果沒有人指出,她們自己無法發現這些口頭禪的。所以只要有機會,可兩人一組,互相檢查口頭禪。如果想做更嚴格的調整,還可以把自己說的話錄下來。這可是非常痛苦的事,因為一般感覺正常的人,后來都會因為發現“我怎么會說這么多廢話”而目瞪口呆。絕大多數人一定會驚訝地發現“我竟然說過這些話”。或許你會覺得自己說的話沒有糟到那種程度,但是這項訓練真的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很缺乏客觀審視自己的機會。
說話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語言活動,更是一門學問。同樣是說話,有的女人說了很多卻讓人不知所云,有的女人的話少卻能四兩撥千斤。希望女人們牢牢記住上面說的幾個要點,使自己說話時能夠言簡意賅,簡潔明了,成為真正的“言談高手”。
上一篇:要和風細雨,不要疾風驟雨
下一篇:許由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