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是企業發展之本
山東龍大集團有限公司坐落在山東省富有梨花之鄉之稱的萊陽市,背靠綿綿群山,面朝煙青公路。現有兩大工業園區,占地總面積16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00萬平方米。
20年前還是一家鎮辦磚瓦場。今天,在龍大帶頭人宮學斌的帶領下,已經發展成為多元化大型集團公司、全國重要的速凍食品生產出口基地。下轄16個中外合資、合作企業,11個內資企業,員工21000人,總資產20億元。
躋身“中國企業1000大”“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中國食品工業百強”“中國百家農業產業化優秀龍頭企業”行列。2005年,銷售收入26.02億元,出口創匯1.6億美元,實現利稅1.73億元,創歷史最好水平。龍大集團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這還得從龍大集團的“幾根頭發絲”的故事講起。
1991年春天,龍大集團董事長宮學斌突然收到一個來自日本的郵件,里面有一個精致的塑料袋和一封短信。塑料袋里裝的是幾根頭發絲,并在信中寫明這幾根頭發絲是從龍大集團的產品中揀出來的,為此日本商人要向龍大集團索賠40萬元人民幣。宮學斌董事長讀完這封短信,腦海里仿佛響了一聲驚雷。
幾根頭發絲,就向我們索賠40萬元!拍案而起的宮學斌對企業員工的不爭氣感到臉紅。但他又很快地冷靜下來。他想:我們這些員工都是剛剛丟下鋤頭的農民,對蔬菜加工“理化指標”“菌數指標”的概念都十分陌生,要他們洗凈兩腿泥容易,要他們擺脫小農意識和生活散漫的作風以及掌握加工蔬菜的知識就不那么容易了。
要想使龍大集團的產品合格,就必須加強養成教育,做合格的工人。宮學斌下定決心:決不能讓幾根頭發絲堵住龍大集團通往國際市場的通道!
首先,對頭發事件的肇事者進行了嚴肅處理,開除了10名工人、兩個車間主任。這在龍大集團不亞于發生了7級地震。從此,“嚴格”的理念貫徹在整個生產管理的新措施中:員工進入廠房前要先洗澡;工作時,內帽、護發帽和披肩,口罩、水靴、乳膠手套全副披掛。
進入車間,必須經過除塵、吹風、消毒等二十多道程序,層層把關,不容一絲敷衍和馬虎。工作前要洗手,要經過紫外線照射,液體消毒。只有經過這樣一關又一關的嚴把,才能取得在車間勞動的資格。
經過這樣一整頓,龍大車間銀裝素裹,猶如一個白色的世界。白衣、白帽、白芋仔——白得晃眼,白得讓人心醉,仿佛使人進入冬天童話的世界。
為了提高員工整體素質,他們又把優秀員工一批批送到國內外先進企業學習,邀請德國、日本、加拿大等國的三十多名專家、學者對員工進行業務培訓,把在全國開設的35個辦事處的業務主管調回企業學習。
特約日本商社常駐山東龍大集團的代表對企業進行檢查、監督。日本商社的檢查人員把企業各個角落的紙屑、草棍、煙頭撿起來裝進隨身帶的塑料袋。這使龍大集團的員工思想受到很大震動,明白了什么叫“精益求精”,什么叫“同國際標準接軌”。
嚴格的管理確保了產品質量,使龍大贏得了國內外市場信譽,產品合格率達到100%,是煙臺出入境檢疫局指定的首批實施“憑認可檢驗員記錄放行”的產品出口企業。
公司先后通過ISO9001、HACCP認證,日本、歐盟的蔬菜有機認證,美國FDA注冊和AIB冷凍蔬菜認證、OSI組織的“動物福利認證”;四個偶蹄類熟肉制品加工廠、五個禽肉熟制品加工廠獲得日本農林水產省認證。
適合企業員工素質的管理是最好的管理。從我國的國情和企情來看,不可能一下子都是像海爾那樣,都是實行理念管理。就是海爾開始,也不是完全從理念管理開始的,而是先從“禁止在車間大小便”開始的。
因此,嚴格的制度管理,是我國很多企業、特別是鄉鎮和一些企業不可逾越的管理階段。山東龍大集團的成功,在一定意義上說,是集團董事長宮學斌始終堅持嚴格管理理念的成功。
從這一點來看,企業文化建設一定要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既不能簡單地采取拿來主義,也不能趕時髦。
上一篇:神秘有時可以制造
下一篇:蘇秦——懸梁刺股的縱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