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談朋友:有朋友,則眾志成城,鮮有不勝利者
有朋友,則眾志成城,鮮有不勝利者
季羨林先生在談到友誼時說:“人類是社會動物。一個人在社會中不可能沒有朋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場搏斗。在這一場搏斗中,如果沒有朋友,則形單影只,鮮有不失敗者。如果有了朋友,則眾志成城,鮮有不勝利者。”
人類作為一種群居動物,在社會關系中,朋友不可缺少。然而,朋友也不是想要就有的。如何才能得到朋友呢?
“人必其自愛也,而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諸;自愛,仁之至也;自敬,禮之至也。未有不自愛敬而人愛敬之者也。”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愛自己,別人就更不會愛你了。而交朋友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都不喜歡自己,自暴自棄,別人又有什么理由喜歡你、愛你、和你交朋友呢?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又怎么會愛別人,從而對別人付出真心、相交為友呢?
如何獲得友情
在當下社會,物欲縱橫,忽然寬松下來的社會氛圍,加上外來文化的影響,使得許多年輕人越來越放縱自己,沉迷聲色,深陷物欲而不自拔,終日渾渾噩噩。像這樣不自愛、自暴自棄的人,試問有誰愿意與他們做朋友?當然不排除酒肉朋友。而我們要交的朋友應該是這樣的:彼此尊重,朋友之間不計較個人得失,相互分享美好的事物,在對方需要的時候自覺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這樣的朋友關系才會持久,進而發展到“知己”的最高境界。
如何獲得友情呢?以己推人,愛人如己,對人坦誠相待,是獲得友情的基礎。一個年輕的記者幸運地獲準采訪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夫人,記者非常緊張,事先準備了很多問題和后備資料,以防出現什么錯漏。他見到羅斯福夫人之后,首先問了一個自以為有延伸性的問題:“請問夫人,在您會晤過的人中,您認為哪一位最有趣?”記者有一個預估,無論她回答哪一位名人,他都可以就這個人物再提出兩到三個新問題,這樣就能使采訪順利進行下去。
羅斯福夫人回答說:“我認為你最有趣。”記者嚇了一跳,夫人解釋道:“因為跟陌生人會晤,開始交流,了解對方,這個過程是生活中最令人感興趣的一部分。我們之間坦誠地聊自己,聊生活,成為新朋友,哪有比這些更激動人心的事?”
羅斯福夫人的坦誠與和藹讓記者非常感動,他放松下來,像朋友一樣跟夫人聊天,很快采訪就結束了,雙方都無拘無束,非常愉快滿意。這篇采訪報道最終獲得了全美新聞報道獎,而這名記者說他最大的收獲就是,羅斯福夫人教給他一個人生道理:只要坦誠相待,就能交到朋友。
人人都喜歡坦誠,不喜歡虛偽做作。因此,交朋友不需要考慮身份地位,只要牢記“坦誠”二字,以真心交換真心,就能交到許多新朋友。
優秀對于交朋友的意義
這里的“優秀”不是指單純的學習好、成績好、頭腦好等,而是一個人的修養和素質上的優秀。交朋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一個不斷成長、不斷完善自身的過程。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擁有一個好的朋友,他可以反射出你的不足,指正你的錯誤,從而使你的人格更加完善。
另外,通過優秀的朋友也會不斷地提升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與此同時,只有自己的素質達到一個高度后才有可能接觸到更多優秀的人,擁有更開闊的眼界,擁有更多的朋友。
“出淤泥而不染”是一種令人向往的素質,但是中國還有另一句話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擁有一個優秀的朋友,你也會越來越優秀,當然前提是你也有某一方面很優秀,讓別人愿意與你結交。
所以,優秀不僅僅是你所結交的對象需要具備的品質,也應該是你一直用來鞭策自己的有效動力。只有自己足夠優秀,才有資格結交同樣優秀或者更加優秀的人。
因為珍惜,所以擁有
越被人向往,就越被人享有。只有足夠珍視自己與朋友之間的友誼,你才會享受到友誼的樂趣。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重視友誼的故事數不勝數。像著名的管鮑之交、鐘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等都為人熟知,而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更是家喻戶曉。而且,在中國古代,朋友還歸入了五倫。
凡事都是相互的,因為你的珍惜,朋友也會同樣珍惜你們的友情,反之,你輕視友情,最后得到的也是朋友的輕視。
蒙田認為,愛情一旦進入友誼階段,即進入意愿相投的階段,它就會衰落和消逝。愛情是以身體的快感為目的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復存在。相反,友誼在獲得以后才會升華、增長和發展,因為它是精神上的,心靈會隨之凈化。
因此,應學會自愛,不斷地升華自己,珍視友情,你的珍視會讓友情更加堅固。
上一篇:季羨林:談智者:拒絕小聰明,修養大智慧
下一篇:季羨林:談正義:世人常有正義之心,無力行正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