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的人生歷練是走向成功的奠基石
曾有人說:成功的人生是痛苦與失敗的交織,是磨難與順利的交替。卓越的人生從卓越的目標開始,卓越目標的背后必然是充滿荊棘和坎坷的路。經受了荊棘的刺痛和坎坷的摔打,追求成功的意志才會堅強起來,歷練是人生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擁有了這筆財富,就沒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沒有什么曲折可以把人擊倒。豐富的人生歷練是走向成功的奠基石。命運賜給我們機遇和幸福,同時也給我們缺憾和苦難,我們沒有必要畏縮自卑,更沒有必要怨天尤人,用堅強的意志和剛毅的態度對待磨難,用豁達的心態對待生活,就會多一些希望,多幾分幸福。對于年輕人而言,每一次挫折,都將是一種成長。
1832年,畢業于哈佛大學的亞伯拉罕·林肯失業了,這令他感到很難過,他下定決心要成為政治家,去當一名州議員。但是,糟糕的是,他在競選中失敗了,在短短的一年里,林肯遭受了兩次打擊,這對他而言無疑是痛苦的。接著,林肯開始自己創業,當即開辦了一家企業,可是還不到一年,這家企業倒閉了,在這之后的17年里,林肯都在為償還企業欠下的債務而奔波勞累。不久之后,林肯又一次參加競選州議員,這次他成功了。林肯內心深處有了一線希望,他認為自己的生活有了轉機,心想:“可能我就可以成功了。”
然而,人生的逆境好像永遠沒有結束的那一天。1835年,亞伯拉罕·林肯與漂亮的未婚妻訂婚了,但離結婚的日子還差幾個月的時候,未婚妻不幸去世,林肯心力交瘁,幾個月臥床不起,沒過多久,他就患上了精神衰弱癥。1838年,林肯覺得自己身體好了些,他決定競選州議會議長,但是,在這次競選中他又失敗了。再接再厲的精神鼓舞著林肯,1843年,林肯參加競選美國國會議員,這次他所面臨的依舊是失敗。但是,林肯一直沒有放棄,他并沒有說:“要是失敗會怎樣?”1846年,林肯參加競選國會議員,這次他終于當選了,但兩年任期過去,林肯面臨著又一次落選。不過,林肯并沒有服輸,1854年,他競選參議員,但失敗了,兩年之后他競選美國副總統提名,但是被對手打敗,兩年之后他再一次參加競選,但還是失敗了。無數的失敗并沒有讓林肯放棄自己的追求,1860年,亞伯拉罕·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
當我們不幸被看成“蘑菇”的時候,如果只是一味地強調自己是“靈芝”,并沒有任何作用,此時,利用環境盡快成長才是最重要的。當自己真的從“蘑菇堆”里脫穎而出的時候,我們的價值就會被人們所認可。雖然,成長經歷給我們帶來了壓力和痛苦,但是,這些難忘的經歷有可能讓我們贏得成功。J·K·羅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她是一位中年女性,在事業最黯淡的時候,她開始拿筆寫作,最終她寫出了享譽世界的《哈里·波特》。
擁有18億元身家的俞敏洪是新東方教育集團的創始人。1980年,經過兩次高考落榜后,俞敏洪考入北京大學外語系,進入北大讀書。俞敏洪不會吹拉彈唱,不會說普通話,他經常得到的就是老師和同學“白眼”。英語老師評價俞敏洪說:“只能聽懂俞敏洪三個字,鸚鵡都不如。”這些刺耳的話語令他刻骨銘心。之后,他一天十幾個小時地狂聽狂背,創紀錄地熟練掌握了8萬個英語單詞。
1984年俞敏洪留校當了教師,卻依然被北大邊緣化。六七年之后,為了賺取出國學費,俞敏洪就到校外的民辦外語培訓機構教課,被北大發現后受到了嚴肅的通報批評。他憤然辭職,開始了新東方創業歷程。最初,他租用中關村二小的一個小平房。俞敏洪自己拎著糨糊桶,在零下十幾度的冬夜到處張貼招生廣告。1995年,新東方急速發展起來,拓展了業務領域,完成了向現代公司的轉變。到年底時,在校學生數已經達到千人的規模。
據公開資料統計,現在每年有近1000萬人在接受著新東方的英語培訓。2005年9月7日,新東方成功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發售了750萬股美國存托憑證,一舉融資1.125億美元。新東方成了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國教育培訓公司,俞敏洪成了有史以來中國最富有的教師。
俞敏洪的成功是歷練的結果。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造就了俞敏洪不屈不撓的性格,造就了俞敏洪踏實前行的人生之路。他的經歷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生必然要接受艱苦的歷練。人生旅途道路曲折,有高也有低,有起也有落,挫折是客觀存在的。
成功者正是靠著堅忍不拔的品質,使自己從社會的底層走向成功。生活中,幸運只降臨在那些具備堅韌精神、為最終勝利孜孜不倦地付出的人身上,而缺乏了這種精神的人,哪怕成功近在咫尺,也只會與成功失之交臂。
生命中的每一次挫折,都將是一次成長。有人說,人生是由幸福和痛苦組成的一串珍珠。逆境只能使成功者受到歷練,除此不會有任何傷害。你要有一種戰勝挫折的信心和勇氣,以鍛煉自己的品質,磨礪自己的意志,激發自己的智能,增長自己的才干,顯露自己的本色。
上一篇:與自己相處,沒有回頭路
下一篇:主動負責,拒絕借口